高频考点6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工作细胞
(1)静息电位: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主要是细胞内K+外流形成。
(2)工作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五个期。①0期,主要是Na+迅速大量内流形成。②复极1期,主要是K+一过性外流形成。③复极2期又称为平台期,持续时间最长,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或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心肌有效不应期长的主要原因,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主要是由于Ca2+缓慢内流和K+外流综合作用所形成。④复极3期,主要是K+快速外流所致。⑤4期为静息期,依靠Na+K+泵和 Na+Ca2+交换作用,恢复细胞内外Na+、K+、Ca2+离子的正常浓度差。
2.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 窦房结是正常心脏兴奋的起搏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分为4、0、3三个期。①4期,能自动除极,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律性原因。主要是由于3期复极末期K+外流随时间进行性衰减,而Na+内流递增所致。②0期,主要是Ca2+缓慢内流形成。③3期,是由K+快速外流所形成。
典型试题4(A1型题)
对心肌生物电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窦房结细胞4期有自动除极
B窦房结细胞4期主要是K+通道开放,Na+、Ca2+内流减少所致
C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复极持续时间长
D心室肌细胞3期复极主要是K+外流
E心室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有2期平台期。
高频考点7 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其特点是:①有全心舒张期,无全心收缩期;②心房和心室收缩期均短于舒张期。
2.心脏的泵血过程
(1)心室收缩期。包括:①等容收缩期,相当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半月瓣即将开放的时程。心房进入舒张期后,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内压升高超过房内压,但仍低于主动脉压。心室容积不变。②射血期,等容收缩期末,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血液向主动脉方向流动,主动脉瓣被打开,进入射血期。射血期开始的时候,射血速度很快,心室容积迅速缩小,称为快速射血期。随着大量血液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压相应增加,同时,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减少,心室容积缓慢缩小,心室肌收缩力量随之减弱,射血速度减慢,这段时期称为减慢射血期。在这时期,心室内压稍低于主动脉压,血液依惯性作用逆着压力梯度射入主动脉内.
(2)心室舒张期。包括:①等容舒张期,相当于从主动脉瓣关闭到房室瓣即将打开的时程。心室肌由收缩转为舒张,室内压急剧下降低于主动脉压,但仍高于心房压。心室的容积不变。②充盈期,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力下降,容积迅速扩大引起室内压更进一步下降,低于房内压,心房和大静脉内的血液被心室“抽吸”而迅速流入心室,房室瓣打开,这时称为快速充盈期,是心室充盈的主要阶段。随着心室内血液充盈增多,随后血流速度减慢,称为减慢充盈期。在心室舒张的最后01s心房收缩,使心室的血液进一步充盈。
3.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 ①每搏输出量,简称每搏量。每搏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②每分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每搏量的乘积。
高频考点8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①心交感神经,其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心率加快,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②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 M型胆碱能受体,对心脏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表现为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人体内多数血管只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单一神经支配。其节后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
(2)心血管中枢:一般认为,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
(3)心血管反射:最重要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压力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加强,传入冲动增多,通过延髓心血管的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该反射属于负反馈调节,对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和保持心脑重要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2.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可与α和β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与心脏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在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肌上以α肾上腺素能受体占优势,肾上腺素能使这些器官的血管收缩;在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占优势,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以兴奋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为主,引起血管舒张,大剂量时也兴奋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血管平滑肌上α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但和血管平滑肌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
典型试题5(X型题)
当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减少时,可引起(ABCD)
A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
B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C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D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
E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下降
高频考点9 肺通气呼吸全过程包括:①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在血液中运输;③内呼吸。
1.肺通气原理 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肺通气。
(1)呼吸运动的过程。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所造成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平静呼吸时,当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或舒张,引起胸廓扩大或缩小,肺随之扩大或缩小,导致肺内压降低或升高,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即吸气;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时气体排出肺即呼气。在这过程中,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吸气过程是主动的,呼气过程是被动的。机体在活动的过程中,辅助呼吸肌和呼气肌将参与呼吸过程,呼吸将加深加快,称为用力呼吸。此时吸气和呼气均为主动过程。
(2)胸膜腔负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是:①维持肺泡扩张,有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有利于胸腔大静脉中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3)肺通气的阻力。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主要是呼吸道阻力),肺的弹性阻力是使肺泡缩小的力,主要来自:①肺的弹性回缩力,主要由肺组织的弹性成分形成;②肺泡表面张力,约占2/3。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其生理作用是: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②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2.肺容量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主要有潮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其中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是反映肺通气效率的重要指标。
典型试题6(A1型题)
下列关于胸膜腔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胸膜腔是密闭的
B胸膜腔内的压力经常低于大气压
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D平静呼吸时,吸气末胸膜腔内压高于呼气末
E胸膜腔负压的存在有利于肺的扩张
高频考点10 肺换气肺换气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当静脉血流经肺部时,02从肺泡向静脉血扩散,而CO2则由静脉向肺泡扩散,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实现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①气体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②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③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气体扩散与呼吸膜的厚度成反变关系,与其面积成正变关系,④通气/血流比值。正常为0.84,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比值减少,则意味着出现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