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分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呼吸频率乘潮气量。平静呼吸时,如果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12次,潮气量为500 ml。每分通气量则为6L。每分通气量随性别、年龄、身材大小和活动量的大小而有差异。为便于比较,最好在基础条件下测定,并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来计算。
(二)最大通气量
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 maximal respiratory volume)。它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而能达到的通气量,是估计一个人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测定时,一般只测定10s或15s的最深最快的呼出或吸入的气量,再换算成每分钟的气量,一般可达70~120 L。比较安静时的每分通气量和最大通气量, 可以了解通气功能的储备能力,常用通气储量百分比表示,其正常值等于或大于93%。
(三)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
并不是所有吸入的气体都可以进入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 那些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的气体是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空间称为解剖无效腔或死腔(dead space)。70 kg体重男性的解剖无效腔约为150 ml。进入肺泡的气体,也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匀而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积为肺泡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加上解剖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健康人肺的生理无效腔在平时一般接近于或等于解剖无效腔。当肺内血流分布明显不均匀,或有肺动脉部分损害等情况时,使通气/血流比值加大,肺泡无效腔增大,故生理无效腔也增大,从而影响了气体交换的进行。
由于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鲜空气不能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如果潮气量是500 ml,无效腔是150 ml,则每次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是350 ml。如RR是12次/min,那么肺泡通气量应是350×12=4200 ml。若功能余气量是2500 ml,则每次吸入肺泡的气量350ml仅使肺泡内气体更新了1/7左右。若潮气量减少或功能余气量增多,都将导致气体更新率降低,不利于气体交换。此外,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肺通气和肺泡通气有不同的影响。当潮气量减半而呼吸频率加倍或呼吸频率减半而潮气量加倍时,每分通气量皆不变,但每分肺泡通气量则因解剖无效腔的存在而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为浅快呼吸时肺泡通气量明显减少,而深慢呼吸时则增加。故从气体交换的效果看,浅快呼吸对机体不利,适当深慢的呼吸,肺泡通气量加大,有利于气体交换。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