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裂细胞实验室检验
裂细胞:扫描电镜下。裂细胞外形与光镜下相似。红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光滑,在红细胞的断裂面可见血红蛋白外溢。出现较多裂细胞主要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巨大血管瘤等。
P血型系统
P抗原于1927年首先由Landsteiner和Levine鉴定。此血型系统决定于与红细胞膜上糖脂类结合的寡糖的结构。P抗原还存在于纤维母细胞及淋巴细胞上。
已鉴定在人红细胞上可能存在5种表其中以P1及P2为主,其客观存在3种极少见,虽然P1与 P2表型细胞都有PK抗原,但一般在红细胞上测不出,而多出现于纤维母细胞上。多数P2型人血清中有天然产生的IGM抗P1,是一种弱冷凝集素,一般不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溶血性输血反应。
血氨测定
血氨测定:有两类血氨测定方法。
一类为两步法,先从全血中分离出氨,再进行测定,如扩散法(已淘汰)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另一类为一步法,不需从全血中分离出氨直接测定,如酶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1)直接显色测定法:在床旁取静脉血2ml,以钨酸沉淀蛋白后,用酚-——次氯酸盐显色,参照标准计算氨含量。如严格掌握实验条件,本法分析结果能满足临床要求。
(2)谷氨酸脱氢酶速率法:血浆中的氨在足量的α-酮戊二酸和NADPH存在时,经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生成谷氨酸,并消耗NADPH,NADPH的下降速率与血浆氨浓度成正比。
(3)离子交换法:去蛋白血浆标本中的氨先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再被分离出来,用酚——次氯酸盐显色反应求出氨含量。本法特异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已被作为血氨测定的参考方法。
(4)氨电极法:氨气敏电极选择性较高,故这类方法特异性好、准确度较高,但是耐用性差,而且电极稳定性受温度、渗透压、中介液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注"566卫生资格"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5报名、精华资料、内部资料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