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
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也是2019年检验技士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
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从上到下是:种(species→属(genns)→科(family)→目(order)→纲(class)→门(phyllum)等。
门、纲、目、科、属名的字首字母要大写,除属名外不印成斜体字。属、种名印刷用斜体字下划线。如:酿酒酵母在分类系统中的归属情况为
门:真菌门 Eumycophyta
纲:子囊菌纲 Ascomyeetes
亚纲:原子囊菌亚纲 Protoascomycetes
目:内孢霉目Endomyctales
科:内孢霉科Endomycetaceae
亚科:酵母亚科Sacchromycetoideae
属:酵母属Sacchromyces
种:酿酒酵母S.cerevisiae Hansen
微生物的命名,与其他生物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双名法,学名通常由一个属名加一个种的加词构成。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往往还加上首次定名人(外加括号)、现名定人和现名定名年份,但在一般使用时,这几个部分总是省略的。
例如,由Ehrenberg于1838年定名为Vibrio subtilis(枯草弧菌)的细菌,到1872年,Cohn发现弧状不是该菌的特征,它的特征是杆状具芽孢,故将它转到芽孢杆菌属,称为枯草芽孢杆菌(简称枯草杆菌),其学名为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1872.再如,可使许多科的植物生肿瘤的土壤杆菌属细菌称为根癌土壤菌,学名为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Townsend)Conn1972;寄居于温血动物肠道下部的埃希氏菌属细菌称为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其学名为Excherichia coli(Migula) Castellani&Chalmers1919;葡萄球菌属呈金黄色葡萄球菌,学名为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1884;呈铜绿色的假单胞菌(即绿脓杆菌)学名为 Pseusomonas aeruginosa(Schroeter)Migula1920.有时,从自然界分离到的某一微生物纯种,与典型的特征不完全符合,而不相符的这一特性又是稳定的,则将这种微生物称为典型种的变种(variety,简称var)。在实验室里获得的变异型则称为亚种(subspecies,简称subsp)。
变种或亚种的学名按“三名法”构成。
例如,有一种芽孢杆菌,能产生黑色素,其余特征与典型的枯草杆菌完全符合,该菌学名为Bacillus substilis var.niger(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
同种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称为菌株(strain)。菌株的名称都放在学名(即属名和种的加词)的后面,可用字母、符号、编号等自行决定。例如B.subtilis AS1.398和B.subtilisBF7.658是枯草杆菌的两个菌株,前者可生产蛋白酶,后者生产α-淀粉酶。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尤其是电子显微镜和超显微结构研究技术的应用,发现了生物的细胞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没有真正的核结构,称为原核,其细胞不具核膜,只有一团裸露的核物质;另一种是由核膜、核仁及染色体组成的真正的核结构称为真核。动物界、植物界及原生生物界中的大部分藻类、原生动物和真菌是真核生物,而细菌、蓝细菌则是原核生物。
微生物的五界系统
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也是2019年检验技士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
根据核结构的不同,1969年魏塔科(Whittaker)提出五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五界系统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病毒作为一界被提出的较晚,主要原因是
①病毒和类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是原始类型还是次生类型是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
②病毒不是用双命法,分类不用阶元系统。
但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病毒和细胞型生物是有共同特性:
①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是RNA);
②使用共同的遗传密码。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于1979年提出将无细胞结构病毒立为病毒界,从而建立了六界系统。
细胞型生物
动物界(Animalia)
植物界(Plantae)
原生生物界(Protista):原生动物、大部分藻类及粘菌
真菌界(Fungi):酵母、霉菌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界(Vir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