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速静脉滴注用药,是临床特别是危重症抢救中常用的方法。此时通过TDM工作,制定和调整滴注药物速度,对确保抢救效果有重要意义。
⒈模式图和药-时关系表达式恒速静脉滴注与单剂静脉注射不同,此时药物一方面以恒速的零级动力学方式进入体内,另一方面又以恒比的一级动力学方式从体内消除(图9-5)。
图9-5 单室模型恒速静脉滴注模式图
图中R0为滴注速度,R0=X0/t0,X0为t0时间内滴注入体内的总药量。余参数意义同图9-2。此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的微分表达式为:
dx/dt=R0-kX积分得X=R0/k(l-e-kt)式⑻
或C=R0/Vk(l-e-kt)式⑼
式⑻、⑼即为恒速静脉滴注、单室模型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表达式。
⒉药动学参数及计算
⑴稳态血药浓度: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plasmaconcentration,Css)指单位时间内自体内消除的药量与进入体内的药量相等时的血药浓度。此时,血药浓度将维持在坪值或波动在一定范围内(多剂分次给药时)。恒速静脉滴注时,只要滴注速度R0能使体内药量保持在一级动力学消除范围内,则当t→∞时,式⑼中e-kt→0,式⑼可写作
Css=R0/(k·V)式⑽
从式⑽可看出,由于k、V都是常数,恒速滴注时,R0也不变,故此时血药浓度亦为一常量,即达到稳态浓度。并且从式⑽还可看出,Css高低仅与R0成正比。这也是只要滴注速度得当,长期静脉恒速滴注,血药浓度不会无限上升产生毒性反应的原因。此外,知道某药的k、V值及达到治疗作用所需的Css后,则可根据式⑽计算出所需的滴注速度R0=Css·k·V,需指出的是,当恒速静脉滴注药物用于抢救心衰或休克病人时,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病人的k及V均可改变,必须通过TDM及时调整滴注速度,以保持在所需的Css。
若将时间用半寿期数n表示,即t=nt1/2=0.693n/k,应用前面学过的公式,可得到达稳态前血药浓度C与Css的关系:
C=Css[1-(1/2)n]式⑾
从式⑾可计算出恒速静脉滴注经过5个半寿期,血药浓度可达Css的96.8%,6个半寿期达98.4%。因此,临床上通常视恒速静脉滴注经过5-6个半寿期后,达到了稳态血药浓度。
⑵静脉滴注的负荷剂量:从上可知,为达Css,至少需恒速静脉滴注5-6个半寿期以上。而临床抢救中常需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此时可考虑使用负荷剂量法。负荷剂量(loadingdose,D)是为了迅速或立即达到稳态浓度而首先使用的增大剂量。静脉滴注用药时,有下面两种负荷剂量法。
1)先静脉注射一负荷剂量,立即达Css,继之以恒速滴注维持。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可得D=Css·V=R0/k。故根据治疗浓度确定的所需Css和该药的V,或为达所需Css计算出的恒速滴注速度R0和该药的k,即可按上式求得所需D,静脉推注后,立即改为R0速度恒速滴注,便可立即达到Css并维持之。
2)先快速滴注t时间,迅速达所需Css水平,再改为恒定的慢速滴注维持。此法较上法安全,尤适用于毒性大、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的药物。此时可根据下式(推导从略)计算出所需的负荷速度R0*:
R0*=R0/l-e-kt式⑿
式中R0为达所需Css计算出的恒定慢速滴注速度,t为计划的负荷滴注时间。按R0*滴注t时间后,血药浓度即可迅速升至Css水平,调整滴注速度为R0,即可维持在Css水平。
⑶其它药动学参数计算:若已知某药其它方式用药时的有关药动学参数,前已述及也可用于恒速静脉滴注。当需通过恒速静脉滴注计算药动学参数,可使用终止滴定法。即在恒速静脉滴注t时间后,停止滴注,以t时间为零时,测定随后几个不同的时点(t’)的血药浓度,同前静脉注射法求得直线方程:
IgCt=
应注意此式的t为开始滴注到停止滴注的时间。然后根据下列各式:
分别计算出各有关药动学参数。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