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要点】
(一)诊断
高度变异,对以下情况应提高警惕:
1.青年人和中年人,最近发生的原因不清的头痛。
2.青年人和中年人,在无任何血管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卒中样症状。
3.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4.CT发现出血性梗死,特别是梗死是多发的,而不局限于动脉血管分布领域。
(二)影像学检查
1.最敏感的检查技术是MRI和核磁静脉图(Hmgnetic resorlanee venogra—phy,MRV)。
2.MRI表现 于T1wI和T2wI,血栓形成的静脉窦表现为高信号,信号的特征因血栓的年龄而有不同,在血栓形成后头5天和1个月之后,T1WI表现为等信号。
3.MRI表现有静脉窦的异常信号,同时于MRV发现有相应的血流缺失可确诊为血栓形成,在这方面需放射科和临床医生合作,结合临床和积累经验以避免诊断和技术上的失误。
4.若MRI不能立即检查,应行CT检查,CT检查可排除急性脑疾病,如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肿瘤等;也能显示静脉造成的梗死和出血,但CT可完全正常。
5.高分辨度CT可显示静脉窦内的血栓形成影像,甚或可显示皮质静脉第一章脑血管疾病 19
内的血栓形成(绳索征,cord sign)。
6.CT静脉图(CT venography,CTV) 能显示脑静脉系统的影像。
7.脑血管造影若。MRI和CTV仍不能肯定诊断,应行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能详细显示脑静脉的情况,因此在某些罕见的病例,如孤立的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无静脉窦血栓形成时也能诊断。动脉造影也可显示扩展和弯曲的静脉影像(螺丝锥),是静脉窦血栓形成下游的影像学表现。但解释动脉造影结果很困难,因为解剖变异很大,如横窦常有单侧发育不良或缺如。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一般处理
1.大静脉窦血栓形成和急性颅内压增高是危险的,患者可于几小时内死于脑疝。意识障碍和脑出血是预后不良的指征。
2.急性期处理是对症治疗和稳定患者的状况,特别是预防脑疝的发生。
3.积极查找病原和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处理,特别是有无感染疾病,应同时予以积极处理。
(二)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阻止血栓形成的继续发展,以及预防肺栓塞。但抗凝治疗有可能使静脉梗死,变为出血性梗死,约40%的静脉窦栓塞患者在抗凝治疗前有出血性梗死。使用时应斟酌利弊,在严密观察的情况下使用。肝素比低分子肝素的出血危险性更大。
(三)溶栓治疗
血管内溶栓治疗(endovasctllar thrombolysis)是企图将溶栓酶(常用的为尿激酶)直接注入到静脉窦以溶解血栓,有时和机械性血栓抽吸合并进行。但疗效尚有待证实。目前此类疗法只能限于在有条件和有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且应限于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患者。
(四)皮质激素
急性期使用皮质激素能否改善预后不能肯定。
(五)积极处理颅内压增高
1.急性颅内压增高要求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和乙酰唑胺等利尿剂以降低颅内压,手术清除出血性梗死,或降压性偏侧颅骨切除术(decompressivehemicran:iectomy)。
2.慢性颅内压增高对只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首先应除外颅内占位病变,并需确定静脉窦栓塞为其原因;另外无大的梗死或出血时,可进行反复腰椎穿刺治疗。其目的是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减轻视乳头水肿,保护视力。
口服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500~1 000mg/d,一般患者对该药耐受良好,可连续服用数周至数月。若反复腰椎穿刺和口服乙酰唑胺在2周内不能控制颅内压增高,则应外科行脑脊液引流术,常为腰腹膜短路术。若视力和视野恶化,则应考虑视神经鞘开窗术(fenestration of the optic_nerve sheet),这两种手术皆伴有合并症,各自的长期疗效也有待证实。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