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
多见于芬兰,但芬兰外其他国家包括我国亦有报道。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座位于染色体19q13.1,该基因命名为NPHSI,基因编码蛋白nephrin,后者是1241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定位于肾小球裂孔隔膜,它对维持裂孔隔膜结构的完整性起关键作用,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滤过屏障的主要部分。由于NPHSI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nephrin改变,致足突间裂隙隔膜的滤过屏障减弱或丧失,发生了大量蛋白尿,再继之引起CNF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此外近年还有作者报道另一种表达于肾小球上皮细胞的CD2AP蛋白对发病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
肾病理所见因病程早晚而不一。母妊期16~32周时胎肾发育近于正常,仅于皮髓交界处偶见扩张的肾小管,但肾小球上皮于电镜下可见足突消失。生后第1个月,光镜下有轻到中度系膜细胞增多,皮质深部可见扩张的肾小管。生后3~8个月出现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即显著的肾小管扩张,内径甚至达0.5mm。故既往文献称本病为"小囊性肾脏病",但现多摒弃此名,因本病之蛋白尿初为肾小球源性,且早于肾小管的改变;目前认为肾小管的改变是获得性者,是由于持续大量蛋白尿和(或)小管内尿流受阻,致尚未完全成熟的肾单位发生肾小管的囊性改变。多数肾小球有系膜细胞中度增多,并逐渐出现一些退行性改变,最终呈终末期肾改变。免疫荧光检查无免疫沉积。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此始自胎儿期。孕母15~18周时羊水中已可检出α-胎球蛋白。患儿多系35~38周早产,体重偏小。特征性的是大胎盘(超过体重的25%。生后迅速出现水肿(大多于1周内)、腹胀、腹水、脐疝。部分患儿颅缝宽、囟门大、耳鼻软骨柔弱、鼻小、眼距宽、耳低位。持续的大量蛋白尿导致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患儿有蛋白质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易感染、常呈高凝状态,10%发生血栓栓塞合并症;脂代谢的改变于1年后可致小动脉病变。随年龄增长,肾功能渐减退,第2年GFR多已<500ml/(min·1.73m2),并出现相应的血生化改变,一般3岁后多巳需透析移植治疗。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生后3个月内发生的肾病综合征可认为先天性者。有早产特别是大胎盘者支持CNF。应注意除外前所列的各种病因所致的继发性者。一般而言继发于各种感染者蛋白尿多较CNF者为轻,并常有其他器官受累表现(肝、脑、眼)。由SLE、局灶节段硬化、微小病变致成者其发病多较迟。有关本病的产前诊断:母孕期15~18周时羊水检查α-胎球蛋白呈阳性,但神经畸形、腹壁关闭不全者也可增多,如超声检査及胆碱酯酶正常则支持本病。又α-胎球蛋白之浓度也有参考价值,CNF时常250 000-500 000 ug/L。目前已有可能检查NPHSI基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