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4年小儿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汇总
儿童巨结肠症
(1)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患儿有新生儿期发生便秘、腹胀和呕吐等病史,初始时患儿可能在数周或数日内情况趋于正常,此后则开始大便秘结,数日不排粪,需要塞肛门栓、服泻剂或灌肠方能排出大便。症状逐渐加重,便秘越来越顽固。患儿可突然并发小肠、结肠炎症状;或者因结肠积粪过多,发生结肠梗阻。也曾有人报告,儿童巨结肠突然发生腹部极度膨胀、高烧等类似急性胃扩张的表现而迅速死亡的病例。巨结肠患儿有时能自行排出少量粪便,但并不能解除腹胀和巨结肠内积粪便,有时也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现象。
体检可见腹部膨胀,胀大的腹部与瘦小的胸部和四肢形成鲜明的对比。腹部隆起以上腹部最为显著,脐孔平坦或外翻,腹部皮肤菲薄,皮下静脉怒张。触诊时可在左髂窝摸到扩大肠段内蓄积的粪块,触诊后多数病例可见肠蠕动波;听诊可闻及亢进的肠鸣音;叩诊由于肠腔内有大量气体聚积,可发生响亮的鼓音;直肠指诊检查,大多数患儿在直肠壶腹部可有空虚的感觉,但对痉挛狭窄段较短者,指诊时也可在壶腹内触及粪便。患儿一般全身情况较差,发育迟缓,营养不良,面色苍白,瘦弱,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由于抵抗力低,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和败血症等。
(2)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根据便秘的病史和腹胀等体征,结合指诊,确诊并不困难,但必要时仍需下列检查协助证实。
1.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发生痉挛狭窄,狭窄区长度从肛门起向上延展,可达乙状结肠、降结肠,有的甚至达脾曲或横结肠。在狭窄段之近心端则可见异常扩张的结肠,此即为扩大段。有时位于2段之间,显示清晰的漏斗状影相。但在短段型病例中,由于狭窄段为6.0~7.Ocm或更短,X线检查多看不到狭窄段,似乎从肛门上开始,直肠立即扩张。拔除肛管之后,钡剂不能自动排空。经24~48h后再透视,仍可见到多量的钡剂潴留于扩大的结肠内。
2.组织化学检查法对诊断有疑问时,可采取直肠表面黏膜活检,进行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肠黏膜下层乙酰胆碱脂酶增多,可见增生的乙酰胆碱脂酶强阳性染色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而正常的直肠黏膜为阴性,具体方法见新生儿、婴幼儿巨结肠节。
3.直肠内压测定法和直肠活体检查,对诊断本病都有重要价值。请参阅新生儿、婴幼儿巨结肠节。
2)鉴别诊断:
儿童巨结肠须与特发性巨结肠相鉴别:儿童巨结肠的确实病因个今尚未明了。有些如习惯性便秘症(其临床特点除了顽固性便秘外,还有显著的直肠扩张)、肛门括约肌痉挛、乙状结肠过长等,可能与巨结肠的形成有关。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此症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无神经节细胞肠段极短,内括约肌功能异常,故又称之为“超短段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患儿的便秘、腹胀症状在新生儿期多不存在,而在幼儿及儿童期出现,症状逐渐加重。用适当的保守疗法,可使症状缓解。指诊在直肠壶腹内可触及巨大粪块,不像先天性巨结肠症,壶腹内多是空虚的。钡剂灌肠,可见从肛门以上直肠异常扩张,直肠远端无明显痉挛狭窄肠段。如果确诊有疑问,可进行直肠活检,特发性巨结肠直肠壁神经节细胞发育正常。另外,对某些不典型病例尤须进行仔细分析,并需注意与一系列大便秘结疾患进行鉴别。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