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粘膜吸收
(一)鼻腔给药制剂的特点
l.避免了药物口服时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鼻粘膜对药物的代谢是非常微弱的,尤其对一些不能口服的药物经鼻给药更为重要。
2.鼻粘膜面积大,粘膜下血管非常丰富,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交织成网状,药液可迅速吸收,从血管进入体循环。
3.胃肠道中容易破坏的药物,极性大而胃肠道难于吸收的药物,鼻粘膜都能很好的吸收,分子量大的多肽类、蛋白类药物,也能在吸收促进剂的存在下较好地吸收。
4.用药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便于自己用药。
5.鼻腔给药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
(二)影响药物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影响药物鼻粘膜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理化性质、鼻腔的生理结构和药物的剂型。
1.药物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
(1)亲水亲脂性
脂/水分配系数是药物的重要性质,脂溶性大的药物(普洛萘尔)易于被鼻腔吸收,易于透过粘膜质质双分子层。亲水性药物(美托洛尔)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大多数情况下,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吸收速度常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2)分子量和粒子大小
药物的分子量大小与鼻粘膜吸收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鼻腔药物转运途径,可以有效、迅速的转运分子量小于1000的药物,在使用吸收促进剂等一些其它的辅助剂后,分子量为6000或更高一些的药物也可以被较好的吸收。一般鼻内吸收随分子量增高而降低。
不溶性药物的粒子大小与其在鼻腔中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大于50μm的粒子一进入鼻腔即沉积、不能达到鼻粘膜主要吸收部位,小于2μm的粒子又可能被气流带入肺部。
(3)pKa值与渗透压
药物的pKa值也是影响药物鼻粘膜吸收的重要因素。药物在鼻粘膜内的扩散很大程度上受到药物解离度的影响,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容易跨膜扩散。非解离型药物的多少,取决于药物的解离常数和体液的pH值,鼻粘膜的pH值为5.5~6.5.解离和非解离两种状态均能吸收,但非解离状态吸收更为迅速。渗透压变化也能引起鼻粘膜对药物的吸收。
(4)药物浓度
研究胰岛素、美克法胺、氨基比林等给药剂量与吸收量关系表明。剂量与AUC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提示鼻粘膜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但水杨酸例外
(5)药液粘度
粘度增加,可延长药液与粘膜接触的时间促进药物吸收。
(6)电荷
药物电荷与鼻粘膜作用,能增加与鼻粘膜接触时间促进药物吸收。
2.鼻腔的生理结构对吸收的影响
(1)鼻粘膜
鼻粘膜是一种脂质双分子膜,可以用流动镶嵌模型解释。药物可以有两种方式穿过鼻粘膜,一是通过水性细胞间隙吸收孔道;二是通过粘膜中的脂质载体通道。鼻粘膜血管丰富,粘膜上皮毛细血管及腺体周围毛细血管的内膜,具有窗格样空隙,使血管与组织之间容易进行体液及物质交换。黏膜上皮细胞有许多绒毛,增加药物吸收面积。药物可通过鼻粘膜细胞间的水性孔道吸收
卫生资格视频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微信搜索"考试吧卫生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