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5年卫生资格《主管中药师》考试强化讲义30套
中药性状鉴定
1.形状
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分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如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圆球形、扁圆形等。经验鉴别防风根茎部分称为“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老药工们这些经验鉴别的术语,形象而生动,易懂易记。有些叶和花类药材很皱缩,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2.大小
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得出比较正确的药材的大小数值,表示药材的大小,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3.颜色
各种药材的颜色是不相同的,如丹参色红,黄连色黄,紫草色紫,乌梅色黑。药材因加工或贮藏不当,就会改变其固有的色泽。很多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色调。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果用两种以上的复合色调描述时,则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
4.表面特征
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的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的具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白花前胡根的根头部有叶鞘残存的纤维毛状物,是区别紫花前胡根的重要特征。植物香圆未成熟果实或幼果作枳壳或枳实时,果顶具俗称“金钱环”,这一特征是鉴别该种的重要依据。
5.质地
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特征。有些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如盐附子易吸潮变软,黑顺片则质硬而脆。含淀粉多的药材,如经蒸煮加工,则因淀粉糊化,干燥后而质地坚实。在经验鉴别中,用于形容药材质地的术语很多,如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松泡”;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谓之“粉性”;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谓之“油润”;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谓之“角质”等。
6.折断面
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等及折断时的断面特征。自然折断的断面应注意是否平坦,或显纤维性、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是否可以层层剥离等。对于根及根茎类、茎和皮类药材的鉴别,折断面的观察是很重要的。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黄柏折断面,显纤维性,裂片状分层;牡丹皮折断面较平坦,显粉性。
对于不易折断或折断面不平坦的药材。为描述断面的形态特征,可用刀切成横切面,以便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形状、射线的分布等,有些药材肉眼还可察见黄棕色小点(分泌组织)等。对于横切面特征的描述,经验鉴别也有很多术语,如粉防己有“车轮纹”;茅苍术有“朱砂点”;大黄根茎的星点;何首乌的云锦状花纹等。
7.气
有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是由于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也成为鉴别该药材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阿魏、麝香、肉桂等。对气味不明显的药材,可切碎后或用热水浸泡一下再闻。
8.味
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有的药材味感亦是衡量品质的标准之一,如乌梅以味酸为好;黄连以味越苦越好;甘草味甜为好等等,这都是与其所含成分及含量有密切关系。若药材的味感改变,就要考虑其品种和质量问题。尝药时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分味感可能不同。注意对有强烈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要少,尝后应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如草乌、雪上一支蒿、半夏、白附子等。
9.水试
有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能产生特殊的现象,作为鉴别特征之一。如番红花加水泡后,水液染成黄色;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车前子加水浸泡,则种子粘滑,且体积膨胀。这些现象常与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或组织构造有关。
10.火试
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特征之一。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烧后留有白灰;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如珠,似烧毛发但无臭气,灰为白色,可资鉴别。以上所述,是药材性状鉴定的基本顺序和内容,在描述中药的性状或制订质量标准时,都要全面而仔细地观察这几个方面。但对具体药材的各项取舍可以不同。
关注"566卫生资格"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真题答案、精华资料、内部资料等信息!
卫生资格视频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微信搜索"566卫生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