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络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与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联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在诊断和各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1.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经络具有沟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等作用。而在发生疾病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主要表现为:
(1)经络是外邪内传脏腑的途径。
(2)经络是内脏疾病相互传变的途径。
(3)经络是内脏病变反映到躯体的途径。
2.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属络脏腑,可以反映内脏和躯体组织器官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帮助辨别病位。
3.指导疾病的治疗
经络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尤其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循经取穴和药物归经等方面。
此外,当前临床运用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亦都是在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下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可喜的成果;反过来,他们又使经络学说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充实。
(三)经络的研究
主要体现于对循经感传机制的研究,经络循行路线现代特性的检测,以及关于经脉循行路线相关物质基础的研究和经络实质的探讨等方面。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的概念
十二经脉是经脉中的主要部分,又称正经。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亦具有一定的循行特点。它区别于十二经脉,但仍属于正经的范围。
(二)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经脉,人的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当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故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三)十五别络的概念
十五别络,是络脉中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有十五。其中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各有一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一)走向和交接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其中,阴经与阳经相交,是在手足部位;阳经与阳经相交,是在头面部位;阴经与阴经相交,是在胸腹部。
(二)表里相合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相为表里的两经,都在四肢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都分别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
(三)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的内外上下,其经脉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十二经脉的流注,即十二经的整体循行。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如此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四)体表分布
1.头面部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及枕项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耳颞部。由于手三阳经止于头,足三阳经起于头,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故说“头为诸阳之会”。另外,足厥阴经从颅内止于头顶部。
2.四肢部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具体如下:
(1)上肢
内侧面是:手太阴经在前缘,手厥阴经在中线,手少阴经在后缘。
外侧面是:手阳明经在前缘,手少阳经在中线,手太阳经在后缘。
(2)下肢
内侧面是:足太阴经在前缘,足厥阴经在中线,足少阴经在后缘(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缘,足太阴脾经在中线)。
外侧面是:足阳明经在前缘,足少阳经在中线,足太阳经在后缘。
3.躯干部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行于腋部;足太阳经行于腰背部;足少阳经行于体侧面;足三阴经及足阳明经行于胸腹部,其中,自胸腹正中线向外的顺序依次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卫生资格视频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微信搜索"考试吧卫生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