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方法各论及其主要药物之炙法
炙法
(一)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 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的炮炙方法。
(二)分类:根据所用的辅料种类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 。
区别炒法炙法
辅料形态固体辅料液体辅料
是否预热预热辅料一般与药物拌润再炒、或先炒药后加辅料
火力文火至武火、加热时间短(几分钟)、温度高(200-300℃)文火、温度稍低(120-160℃)、加热时间长(15-20分钟)、且有浸润时间(2-4小时)
药物性状出锅时药物的变化较大,多膨胀、颜色加深、边缘卷曲等生熟差别不大、一般炒干、微挂火色
辅料辅料出锅后要筛去,或挂在表面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三)目的: 药物炙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均可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 等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相反为制(反制)、相资为制(从制)、相畏(或相杀)为制、相恶为制。
1.酒炙法的目的
用以制药的酒有黄酒、白酒,主要成分为乙醇。
黄酒含醇15%~20%,白酒含醇50%~60%
性质:酒的性味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酒是良好的溶媒,药物经酒制后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浸药多用白酒,炙药多用黄酒。
目的: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如大黄、黄连、黄柏等。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苦寒药 ,性本沉降下行,多用于清中、下焦湿热。酒炙后不但能缓和寒性,免伤脾胃阳气,并可借酒升提之力引药上行,而清上焦邪热。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 如当归、白芍等补血药,乌梢蛇、蕲蛇等祛风通络药。经酒制后能增强其活血通络作用。
(3)矫臭矫味 。 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经酒制后可除去或减弱其腥臭味。(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可随酒挥发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嗅矫味)。
2.醋炙法的目的
炮制用醋为食用醋(米醋或其他发酵醋),化学合成醋(醋精)不应使用。主要成分醋酸。
性质: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消肿、解毒、矫味矫臭等作用。
醋是良好的溶媒,能使药物中所含游离的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增加溶解度,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疗效。
目的:
(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醋味酸,为肝脏所喜。如乳香、没药、三棱等,醋炙可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柴胡、香附、青皮、玄胡索等,醋炙后可增强疏肝止痛的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主要适用于峻下逐水药。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醋炙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3)矫臭矫味。 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醋炙后不仅可增强疗效,而且还能减少不良气味。(醋能和具有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而无臭气,可除去药物的腥臭气味)
3.盐炙法的目的
炮制用的食盐水,主要成分氯化钠。
性质:性味咸寒,引药入肾,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臭矫味。
目的:
(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 一般补肾药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等盐炙后能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药,盐炙后可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车前子等药,盐炙后可增强泄热利尿的作用;益智仁等药,盐炙后则可增强缩小便和固精的作用。
(2)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如补骨脂、益智仁等药辛温而燥,容易伤阴,盐炙后可拮抗辛燥之性,并能增强补肾固精的功效。
(3)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如知母、黄柏等药。
4.姜炙法的目的
姜汁为鲜姜捣碎榨汁,或干姜加水熬汁。
性质: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温肺化痰、解毒等功效。
目的:
(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如黄连姜汁炙可制其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姜炙竹茹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
(2)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如厚朴姜炙可消减其刺激性。
(3)降毒(教材中没有,作为补充)
5.蜜炙法的目的
炮制常用炼蜜。
性质: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
蜂蜜生用性凉,固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以其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痛;气味香甜,故能矫嗅矫味;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无不宜之。
蜂蜜不得用金属容器贮藏。 因为铁能与蜂蜜中的糖类化合物作用,锌与蜂蜜中的有机酸作用,均可生成有毒物质。
目的:
(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蜜炙甘缓而润肺” )。如百部、款冬花、紫菀、枇杷叶等。
(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如黄芪、甘草、党参等。
(3)缓和药性。 如麻黄等蜜炙后可缓和其发汗作用,增加其平喘止咳作用;升麻蜜炙后缓和其升发作用。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如马兜铃其味苦劣,蜜炙能矫味,消除其对胃的刺激性副作用,以防引起呕吐。
6.油炙法的目的
羊脂油:助阳。
麻油:沸点较高,可使坚硬药物酥脆,有毒药物降毒。
(1)增强疗效。 如淫羊藿 ,用羊脂油炙后能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2)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 。如豹骨、三七、蛤蚧,经油炸或涂酥后,能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并可矫正其不良气味。
炙法
(一)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 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的炮炙方法。
(二)分类:根据所用的辅料种类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 。
区别炒法炙法
辅料形态固体辅料液体辅料
是否预热预热辅料一般与药物拌润再炒、或先炒药后加辅料
火力文火至武火、加热时间短(几分钟)、温度高(200-300℃)文火、温度稍低(120-160℃)、加热时间长(15-20分钟)、且有浸润时间(2-4小时)
药物性状出锅时药物的变化较大,多膨胀、颜色加深、边缘卷曲等生熟差别不大、一般炒干、微挂火色
辅料辅料出锅后要筛去,或挂在表面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三)目的: 药物炙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均可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 等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相反为制(反制)、相资为制(从制)、相畏(或相杀)为制、相恶为制。
1.酒炙法的目的
用以制药的酒有黄酒、白酒,主要成分为乙醇。
黄酒含醇15%~20%,白酒含醇50%~60%
性质:酒的性味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臭矫味。
酒是良好的溶媒,药物经酒制后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浸药多用白酒,炙药多用黄酒。
目的: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如大黄、黄连、黄柏等。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苦寒药 ,性本沉降下行,多用于清中、下焦湿热。酒炙后不但能缓和寒性,免伤脾胃阳气,并可借酒升提之力引药上行,而清上焦邪热。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 如当归、白芍等补血药,乌梢蛇、蕲蛇等祛风通络药。经酒制后能增强其活血通络作用。
(3)矫臭矫味 。 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经酒制后可除去或减弱其腥臭味。(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成分,酒制时可随酒挥发除去。酒有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嗅矫味)。
2.醋炙法的目的
炮制用醋为食用醋(米醋或其他发酵醋),化学合成醋(醋精)不应使用。主要成分醋酸。
性质: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消肿、解毒、矫味矫臭等作用。
醋是良好的溶媒,能使药物中所含游离的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增加溶解度,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疗效。
目的:
(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醋味酸,为肝脏所喜。如乳香、没药、三棱等,醋炙可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柴胡、香附、青皮、玄胡索等,醋炙后可增强疏肝止痛的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主要适用于峻下逐水药。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醋炙可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3)矫臭矫味。 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醋炙后不仅可增强疗效,而且还能减少不良气味。(醋能和具有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而无臭气,可除去药物的腥臭气味)
3.盐炙法的目的
炮制用的食盐水,主要成分氯化钠。
性质:性味咸寒,引药入肾,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臭矫味。
目的:
(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 一般补肾药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等盐炙后能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药,盐炙后可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车前子等药,盐炙后可增强泄热利尿的作用;益智仁等药,盐炙后则可增强缩小便和固精的作用。
(2)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如补骨脂、益智仁等药辛温而燥,容易伤阴,盐炙后可拮抗辛燥之性,并能增强补肾固精的功效。
(3)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如知母、黄柏等药。
4.姜炙法的目的
姜汁为鲜姜捣碎榨汁,或干姜加水熬汁。
性质: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温肺化痰、解毒等功效。
目的:
(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如黄连姜汁炙可制其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姜炙竹茹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
(2)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如厚朴姜炙可消减其刺激性。
(3)降毒(教材中没有,作为补充)
5.蜜炙法的目的
炮制常用炼蜜。
性质: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
蜂蜜生用性凉,固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以其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痛;气味香甜,故能矫嗅矫味;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无不宜之。
蜂蜜不得用金属容器贮藏。 因为铁能与蜂蜜中的糖类化合物作用,锌与蜂蜜中的有机酸作用,均可生成有毒物质。
目的:
(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蜜炙甘缓而润肺” )。如百部、款冬花、紫菀、枇杷叶等。
(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如黄芪、甘草、党参等。
(3)缓和药性。 如麻黄等蜜炙后可缓和其发汗作用,增加其平喘止咳作用;升麻蜜炙后缓和其升发作用。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如马兜铃其味苦劣,蜜炙能矫味,消除其对胃的刺激性副作用,以防引起呕吐。
6.油炙法的目的
羊脂油:助阳。
麻油:沸点较高,可使坚硬药物酥脆,有毒药物降毒。
(1)增强疗效。 如淫羊藿 ,用羊脂油炙后能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2)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 。如豹骨、三七、蛤蚧,经油炸或涂酥后,能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并可矫正其不良气味。
(四)操作方法
1.酒炙的操作方法
(1)先拌酒后炒药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此法适用于质地较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如黄连、川芎、白芍等。
(2)先炒药后加酒
先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至一定程度,再喷洒一定量的酒炒干,取出晾凉。此法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
酒炙法的操作方法,一般多采用第一种方法,因第二种方法不易使酒渗入药物内部,加热翻炒时,酒易迅速挥发,所以一般少用,只有个别药物适用此法。
● 注意事项
(1)加入一定量酒拌匀闷润过程中,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迅速挥发。
(2)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3)药物在加热炒制时,火力不宜过大,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晾凉。
2.醋炙的操作方法
(1)先拌醋后炒药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即得。此法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如甘遂、商陆、芫花、柴胡、三棱等。
(2)先炒药后喷醋
将净选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树脂类)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逸出(动物粪便类)时,喷洒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取出后继续翻动,摊开晾干。此法适用于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 注意事项
(1)醋炙前药材应大小分档。
(2)若醋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材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材拌匀。
(3)一般用文火炒制,勤加翻动,使之受热均匀,炒至规定的程度。
(4)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必须用先炒药后喷醋的方法;且出锅要快,防熔化粘锅,摊晾时宜勤翻动,以免相互黏结成团块。
3.盐炙的操作方法
(1)先拌盐水后炒
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解,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
(2)先炒药后加盐水
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此法。
● 注意事项
(1)加水溶解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水的用量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一般以食盐的4~5倍量为宜。若加水过多,则盐水不能被药吸尽,或者过湿不易炒干;水量过少,又不易与药物拌匀。
(2)含黏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药物,不宜先用盐水拌匀。因这类药物遇水容易发黏,盐水不易渗入,炒时又容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加热炒去部分水分,并使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洒盐水,以利于盐水渗入。
(3)盐炙法火力宜小,采用第二种方法时更应控制火力。若火力过大,加入盐水后,水分迅速蒸发,食盐即黏附在锅上,达不到盐炙的目的。
(4)盐炙后的药物须密闭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防蛀。
4.姜炙的操作方法
(1)姜汁炙
将药物与一定量的姜汁拌匀,放置闷润,使姜汁逐渐深入药物内部。然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或者将药物与姜汁拌匀,待姜汁被吸尽后,进行干燥。
(2)姜汤煮(略)
将鲜姜切片煎汤,加入净制后的药物煮2小时,待姜汁基本被吸尽,取出,进行切片,干燥。
● 注意事项
(1)制备姜汁时,水的用量不宜过多,一般以最后所得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较适宜。
(2)药物与姜汁拌匀后,需充分闷润,待姜汁完全被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否则,达不到姜炙的目的。
5.蜜炙的操作方法
(1)先拌蜜后炒药
先取一定量的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使蜜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
(2)先炒药后加蜜
先将药物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入一定量的炼蜜,迅速翻动,使蜜与药物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
一般药物都用第一种方法炮制。但有的药物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这时就应采用第二种方法处理,先除去部分水分,并使质地略变酥脆,则蜜就较易被吸收。
蜜炙用炼蜜。
方法: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徐徐沸腾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并除去泡沫及上浮蜡质,然后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死蜂、杂质,再倾入锅内,加热至116℃~118℃,满锅起鱼眼泡,用手捻之有黏性,两指间尚无长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
炼蜜含水量控制在10%~13%为宜。
● 注意事项
(1)炼蜜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溢出锅外或焦化。此外,若蜂蜜过于浓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
(2)蜜炙药物所用的炼蜜不宜过多过老,否则黏性太强,不易与药物拌匀。
(3)炼蜜用开水稀释时,要严格控制水量(炼蜜量的1/3~1/2),以蜜汁能与药物拌匀而又无剩余的蜜液为宜。若加水量过多,则药物过湿,不易炒干,成品容易发霉。
(4)蜜炙时,火力一定要小,以免焦化。炙的时间可稍长,要尽量将水分除去,避免发霉。
(5)蜜炙药物须凉后密闭贮存,以免吸潮发黏或发酵变质;贮存的环境除应通风干燥外,还应置阴凉处,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6.油炙的操作方法
油炙通常有三种操作方法,即油炒、油炸和油脂涂酥烘烤。
(1)油炒
先将羊脂切碎,置锅内加热,炼油去渣,然后取药物与羊脂油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药物表面呈油亮时取出,摊开晾凉。如淫羊藿。
(2)油炸
取植物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沸腾时,倾入药物,用文火炸至一定程度,取出,沥去油,粉碎。如三七。
(3)油脂涂酥烘烤
动物类药物切成块或锯成短节,放炉火上烤热,用酥油涂布,加热烘烤,待酥油渗入药内后,再涂再烤,反复操作,直至药物质地酥脆,晾凉,或粉碎。如蛤蚧。
● 注意事项
(1)油炸药物因温度较高,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否则,易将药物炸焦,致使药效降低或者丧失药效。
(2)油炒、油脂涂酥,均应控制好火力和温度,以免药物炒焦或烤焦,使有效成分被破坏而降低疗效。
(3)油脂涂酥药物时,需反复操作直至酥脆为度。
(五)辅料用量
1.酒炙时,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
2.醋炙时,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3.盐炙时,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4.姜炙时,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5.蜜炙时,炼蜜的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黏性较强,油分较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
通常蜜炙时,每100kg药物,用炼蜜25kg。
6.油炙所用辅料为羊脂、酥油和麻油等。
羊脂炙淫羊藿,每100kg药物,用羊脂油20kg;油炸和油脂涂酥烘烤时,适量。
(六)适用药物
1.酒炙法 多用于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动物类药和性味苦寒的药物。如当黄连、大黄、常山、乌梢蛇、蕲蛇、蟾酥、川芎、白芍、续断、丹参、益母草等。
2.醋炙法 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如延胡索、柴胡、香附、青皮、艾叶、五灵脂、乳香、没药、甘遂、商陆、芫花、大戟、狼毒、莪术、郁金等。
3.盐炙法 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如知母、泽泻、巴戟天、小茴香、益智、橘核、杜仲、补骨脂、黄柏、沙苑子、荔枝核、车前子、砂仁、菟丝子等。
4.姜炙法 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如竹茹、草果、厚朴等。
5.蜜炙法 多用于补脾益气类及润肺止咳类中药。如甘草、黄芪、紫菀、马兜铃、百部、白前、枇杷叶、款冬花、旋覆花、桑白皮、百合、麻黄、桑叶、白薇、升麻、桂枝、瓜蒌、瓜萎皮等。
6.油炙法 多用于淫羊藿、蛤蚧、三七等。
(七)主要药物
黄连
一、炮制方法
1.黄连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
2.酒黄连 取黄连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黄酒12.5kg。
3.姜黄连 取黄连片,用姜汁拌匀,稍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生姜12.5kg或干姜4kg,绞汁或煎汁。
4.萸黄连 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煎液与黄连片拌匀,稍闷润,待药液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
二、炮制作用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疽。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等。
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以治胃热呕吐为主。
吴萸制黄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用于治疗湿热郁滞肝胆,嘈杂吞酸;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胸脘痞满,泄泻或下痢。
大黄
一、炮制方法
1.大黄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捞出,淋润至软后,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2.酒大黄 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大黄片或块,用黄酒10kg。
3.熟大黄 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装入炖药罐内或适宜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炖或蒸至大黄内外均呈焦黑色时,取出,干燥。
每100kg大黄片或块,用黄酒30kg。
4.大黄炭 取大黄片或块,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晾凉。
5.醋大黄 取大黄片或块,用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大黄片或块,用米醋15kg。
6.清宁片 取大黄片或块,置煮制容器内,加水超过药面,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100:30),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14mm的圆条,于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干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筛去碎屑。
每100kg大黄片或块,用黄酒75kg,炼蜜40kg。
二、炮制作用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
酒炙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治大肠有积滞的大便出血及热邪伤络,血不循经之呕血、咯血。
醋大黄泻下作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用于食积痞满,产后瘀停,癥瘕聚积。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
蕲蛇
一、炮制方法
1.蕲蛇 取原药材,除去头、鳞,切成寸段,筛去碎屑。
2.蕲蛇肉 取蕲蛇,去头,用定量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取净肉,干燥,筛去碎骨。
每100kg蕲蛇肉,用黄酒20kg。
3.酒蕲蛇 取蕲蛇段,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蕲蛇肉,用黄酒20kg。
二、炮制作用
蕲蛇性味甘、咸,温;有毒。归肝经。蕲蛇除去头、鳞,可除去毒性。蕲蛇生品气腥,不利于服用和粉碎,临床较少应用。
蕲蛇经酒制后,增强祛风、通络、止痉的作用,并可矫味,减少腥气,便于粉碎和制剂。经酒制后,能增强祛风、通络、止痉的作用。用于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小儿急慢性惊风,痉挛抽搐,惊厥。
当归
一、炮制方法
1.当归(全当归)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头、身、尾略)
2.酒当归 取当归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每100kg当归片,用黄酒10kg。
3.土炒当归 将灶心土粉置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倒入当归片,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俗称挂土),取出。筛去土,摊凉。
每100kg当归片,用灶心土粉30kg。
4.当归炭 取当归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微黑色,取出晾凉。
二、炮制作用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生品质润,长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酒炙可增强活血通经的作用。酒当归多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土炒可增强入脾补血作用,又能缓和油润之性而不致滑肠。土炒当归多用于血虚便溏,腹中时痛。
炒炭后,以止血补血为主。当归炭用于崩中漏下,月经过多。
川芎
炮制方法
1.川芎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用水泡至指甲能掐入外皮为度,取出,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川芎 取川芎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棕黄色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川芎片,用黄酒10kg。
续断
炮制方法
1.续断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续断 取续断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黑色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续断片,用黄酒10kg。
3.盐续断 取续断片,用盐水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续断片,用食盐2kg。
白芍
炮制方法
1.白芍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条分开,洗净,浸泡至六七成透,取出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白芍 取白芍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白芍片,用黄酒10kg。
3.炒白芍 取白芍片,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4.醋白芍 取白芍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稍闷滤,待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白芍片,用米醋15kg。
5.土炒白芍 取定量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呈灵活状态,加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摊开放凉。
每100kg白芍片,用灶心土粉20kg。
桑枝
炮制方法
1.桑枝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筛去碎屑。
2.酒炒桑枝 取桑枝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桑枝片,用黄酒12kg。
3.炒桑枝 取桑枝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丹参
炮制方法
1.丹参 取原药,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酒丹参 取丹参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丹参片,用黄酒10kg。
柴胡
一、炮制方法
1.柴胡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醋柴胡 取柴胡片,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每100kg柴胡,用米醋20kg。
3.鳖血柴胡 取柴胡片,加入定量洁净的新鲜鳖血及适量冷开水拌匀,闷润至鳖血液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或取柴胡片,加入定量洁净的新鲜鳖血和定量黄酒拌匀,闷润置鳖血和酒液被吸尽,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每100kg柴胡片,用鳖血13kg,黄酒25kg。
二、炮制作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
柴胡生用,升散作用较强,柴胡生品多用于解表退热,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
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醋柴胡适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证。
鳖血炙能填阴滋血,抑制其浮阳之性,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鳖血柴胡多用于治疗骨蒸劳热,午后潮热,热入血室。
延胡索
一、炮制方法
1.延胡索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或洗净干燥后捣碎。
2.醋延胡索
(1)取净延胡索或延胡索片,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延胡索,用米醋20kg。
(2)取净延胡索,加入定量的米醋与适量清水(以平药面为宜),置煮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煮至透心。醋液被吸尽时,取出,晾至6成干,切厚片,晒干,筛去碎屑。或干后捣碎。
每100kg延胡索,用米醋20kg。
3.酒延胡索 取延胡索片,加入定量的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延胡索片,用黄酒15kg。
二、炮制作用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等证。
延胡索生品止痛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效果欠佳,故临床多用醋制品。
醋延胡索行气止痛作用增强。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的多种疼痛证候。
酒延胡索以活血、祛瘀、止痛为主。用于心血瘀滞所致的胸痛、胸闷、心悸,瘀血疼痛等。
香附
一、炮制方法
1.香附 取原药材,除去毛须及杂质,碾成绿豆大颗粒,或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醋香附
(1)取净香附颗粒或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香附,用米醋20kg。
(2)取净香附,加入定量的米醋,再加与米醋等量的水,共煮至醋液基本吸尽,再蒸5小时,闷片刻,取出微凉,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取出干燥后,碾成绿豆大颗粒。每100kg香附颗粒或片,用米醋20kg。
3.四制香附 取净香附颗粒或片,加入定量的生姜汁、米醋、黄酒、食盐水拌匀,闷润至汁液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香附颗粒或片,用生姜5kg(取汁),米醋、黄酒各10kg,食盐2kg。
4.酒香附 取净香附颗粒或片,加入定量的黄酒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香附颗粒或片,用黄酒20kg。
5.香附炭 取净香附,大小分档,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筛去碎屑。
二、炮制作用
香附辛、微苦、微甘。归肝、脾、三焦经。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能
香附生品以理气解郁为主,多入解表剂。用于风寒感冒、胸膈痞闷、胁肋疼痛等。
醋香附,疏肝止痛,并能消积化滞,用于伤食腹痛、血中气滞、胃脘疼痛。
酒炙后,能通经脉,散结滞,多用于治寒疝腹痛。
四制香附,以行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多用治胁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证。
香附炭性味苦涩,多用于治妇女崩漏不止等证。
乳香
一、炮制方法
1.乳香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将大块者砸碎。
2.醋乳香 取净乳香,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定量的米醋,边喷边炒至表面呈油亮光泽时,迅速取出,摊开放凉。
每100kg乳香,用米醋10kg。
3.炒乳香 取净乳香,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熔化显油亮光泽时,迅速取出,摊开放凉。
二、炮制作用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能。
乳香生品气味辛烈,对胃的刺激较强,易引起呕吐,但乳香生品活血消肿、止痛力强,多用于瘀血肿痛或外用。
醋制或炒制后刺激性缓和,利于服用,便于粉碎。醋炙乳香还能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并可矫臭矫味。
炒乳香作用与醋炙品基本相同。多用于治产后瘀滞不净,攻刺心腹作痛。
莪术
炮制方法
1.莪术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水浸润透,切薄片;或洗净后置蒸笼内蒸至圆汽,趁热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醋莪术
取莪术片,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略带焦斑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莪术,用米醋20kg。
三棱
炮制方法
1.三棱 取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浸泡至六七成透时,捞出,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2.醋三棱 取三棱片,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每100kg三棱片,用米醋20kg。
芫花
炮制方法
1.生芫花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叶,筛去灰屑。
2.醋芫花
(1)醋炒芫花 取净芫花,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干燥。
(2)醋煮芫花(略)
每100kg芫花,用米醋30kg。
甘遂
一、炮制方法
1.甘遂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大小个分档。
2.醋甘遂 取净甘遂,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用时捣碎。
每100kg甘遂,用米醋30kg。
二、炮制作用
甘遂苦、寒;有毒。归肺、肾、脾经。具有泻水逐饮的功能。
生甘遂有毒,药力竣烈,生甘遂临床多入丸、散剂用,可用于痈疽疮毒,胸腹积水,二便不通。
醋炙后毒性减低,峻泻作用缓和。醋甘遂用于腹水胀满,痰饮积聚,气逆喘咳,风痰癫痫,二便不利。
京大戟
炮制方法
1.生大戟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筛去碎屑。
2.醋大戟
(1)取净大戟片,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大戟片,用米醋30kg。
(2)取净大戟药材,置煮制容器内,加入定量的米醋与适量水,浸润约1~2小时,用文火加热,煮至醋液被吸尽,内无白心时,取出,晾至6~7成干时,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每100kg大戟药材,用米醋30kg。
知母
一、炮制方法
1.知母 取凉药材,除去毛状物及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毛屑。
2.盐知母 取净知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变色,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知母片,用食盐2kg。
二、炮制作用
知母生品苦寒滑利,归肺、胃、肾经。生品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能。泻肺、胃之火尤宜生用。多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盐炙可引药下行,专于入肾,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常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杜仲
一、炮制方法
1.杜仲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或块,干燥,筛去碎屑。
2.盐杜仲 取杜仲丝或块,加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杜仲块或丝,用食盐2kg。
二、炮制作用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生杜仲较少应用,生杜仲一般仅用于浸酒。
盐炙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而不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利于成分煎出。
黄柏
一、炮制方法
1.黄柏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残留的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或块,干燥,筛去碎屑。
2.盐黄柏 取黄柏丝或块,用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柏丝或块,用食盐2kg。
3.酒黄柏 取黄柏丝或块,用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柏丝或块,用黄酒10kg。
4.黄柏炭 取黄柏丝或块,置锅内,用武文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深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筛去碎屑。
黄柏在切制前水处理时要掌握好“水头”,若吸水过多,容易发黏,不易切片。
二、炮制作用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多用于湿热泄痢,黄疽,足膝肿痛,疮疡肿毒,湿疹等。
盐炙可引药入肾,缓和苦燥之性,增强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盐黄柏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足膝萎软,咳嗽咯血等。
酒炙后长于清湿热,利关节,清上焦之热。酒黄柏多用于热壅上焦诸证及热在血分。
炒炭后清湿热之中兼具涩性。黄柏炭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如治月经过多或崩中漏下,治肠下血而兼有热象者,常配伍其他药共用。
泽泻
炮制方法
1.泽泻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盐泽泻 取净泽泻片,用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泽泻肝,用食盐2kg。
橘核
炮制方法
1.橘核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盐橘核 取净橘核,用盐水拌匀,闷透,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每100kg橘核,用食盐2kg。
砂仁
炮制方法
1.砂仁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盐砂仁 取净砂仁,加盐参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取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带火色,取出晾凉。
每100kg砂仁,用食盐2kg。
车前子
炮制方法
1.车前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盐车前子 取净车前子,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有爆鸣声时,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
每100kg车前子,用食盐2kg。
补骨脂
炮制方法
1.补骨脂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2.盐补骨脂 取净补骨脂,加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迸裂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每100kg补骨脂,用食盐2kg。
菟丝子
炮制方法
1.菟丝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淘净、干燥。
2.盐菟丝子 取净菟丝子,加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略鼓起,微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每100kg菟丝子,用食盐2kg。
3.酒菟丝子饼 取净菟丝子,加适量水煮至开裂,不断搅拌,待水液被吸尽,全部显黏丝稠粥状时,加入黄酒和白面拌匀,取出,压成饼,切成小方块,干燥。
每100kg菟丝子,用黄酒15kg,白面15kg。
4.炒菟丝子 取菟丝子,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有爆裂声,取出晾凉。
竹茹
一、炮制方法
1.竹茹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和硬皮,切段或揉成小团。
2.姜竹茹 取竹茹段或团,加姜汁拌匀,稍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如烙饼法制两面烙至微黄色,取出晾凉。
每100kg竹茹,用生姜10kg。
二、炮制作用
竹茹质地疏松,揉成小团或切段,便于配方和煎出药效成分。姜炙后可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生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的功能。多用于痰热咳嗽或痰火内扰,心烦不安。
姜竹茹长于降逆止呕,多用于呕吐、呃逆。
厚朴
炮制方法
1.厚朴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筛去碎屑。
2.姜厚朴 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或者取生姜切片,加水煮汤,另取刮净粗皮的药材,扎成捆,置姜汤中,反复浇淋,并用微火加热共煮,至姜液被吸尽时取出,切丝,干燥。筛去碎屑。
每100kg厚朴,用生姜10kg。
草果
炮制方法
1.草果仁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并鼓起,取出稍凉,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2.姜草果仁 取净草果仁,加姜汁拌匀,稍闷,待姜汁被吸尽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每100kg草果仁,用生姜10kg。
甘草
一、炮制方法
1.甘草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筛去碎屑。
2.蜜甘草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入净甘草片中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老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每100kg甘草片,用炼蜜25kg。
二、炮制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胃、脾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
甘草生品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多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疽疮毒,食物中毒及药物中毒。
蜜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胜。常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脘腹疼痛,筋脉挛急,脉结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