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小儿时期结核病发生率最高的是
A.浸润性肺结核
B.原发型肺结核
C.结核性脑膜炎
D.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E.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72.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A.肾衰竭
B.心力衰竭
C.末梢循环衰竭
D.周围性呼吸衰竭
E.中枢性呼吸衰竭
73.小儿咽一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
A.腺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柯萨奇A组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74.患儿,1岁,呈昏睡状,引出有病理意义的神经反射是
A.颈强直
B.膝腱反射
C.瞳孔反射
D.巴宾斯基征
E.提睾反射
75.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原理是
A.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
B.使直接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
C.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
D.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一氧胆红素
E.使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一氧胆红素
71.B
【解析】原发型肺结核是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72.E
【解析】严重颅内压增高可迫使部分脑组织嵌入孔隙,形成脑疝,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73.A
【解析】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 病毒。
74.A
【解析】1岁,小儿除可引出生理反射外尚可引出某些病理反射,但颈强直为脑膜刺激征,如引出属于异常。
75.D
【解析】蓝光疗法是以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氧胆红素,并经胆汁及尿排出体外,以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含量。
76.骨盆的组成是
A.骶骨、尾骨及2块髋骨
B.骶骨、尾骨及坐骨
C.髂骨、骶骨及坐骨
D.髂骨、坐骨及耻骨
E.髂骨、骶骨及尾骨
77.子宫内膜增殖期变化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
A.5~14天
B.15~24天
C.1~4天
D.25~28天
E.10~12天
78.有关黄体发育不全,正确的是
A.多见于青春期妇女
B.基础体温单相
C.月经周期缩短
D.经期延长
E.体温下降缓慢
79.雌激素的生理功能是
A.使子宫肌肉松弛
B.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变为分泌期
C.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D.使排卵后体温升高
E.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成熟
80.衔接是指胎头
A.进入中骨盆
B.顶骨进入骨盆人口平面
C.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D.顶骨已出骨盆出口平面
E.双顶径达中骨盆平面
76.A
【解析】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成,其前面呈凹形,上缘向前方突出,形成骶岬;尾骨由4~5块尾椎融合。
77.A
【解析】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分为3个期: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5~14 天,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呈现增生期变化。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即月经周期的第l5~28天。月经周期的第1~4天,为月经期。
78.C
【解析】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由于黄体发育不全,使得孕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患者有排卵。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因此月经频发。基础体温双相型,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上升幅度偏低。
79.E
【解析】雌激素的生理功能:
(1)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2)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问质增生、修复。
(3)使宫颈口松弛、扩张,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形成丝状。
(4)促进输卵管发育和分泌,加强其收缩的振幅。
(5)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维持酸环境。
(6)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7)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及其他第二性征发育。
(8)促进卵泡发育。
(9)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促进水、钠潴留;降低循环中的胆固醇;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80.C
【解析】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