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C
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RBC B、恶性疟原虫在RBC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C、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RBC D、疟原虫释放毒素
E、粘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RBC
102、临床上最简便的用于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B
A、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B、血或骨髓涂片检测疟原虫
C、间接RBC凝集试验 D、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中疟原虫DNA
E、外周血液检查发现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03、下列均是皮下、肌肉囊虫病的特点,除了D
A、结节可先后分批出现 B、多在躯干及四肢
C、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D、皮小结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
E、皮下可扪及直径约0.5~1 cm大小椭圆形结节
104、对眼猪囊尾蚴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是E
A、阿苯达唑 B、吡喹酮 C、氯喹 D、伯氨喹 E、手术
105、下列描述流行性出血热,哪项不正确D
A、由汉坦病毒引起 B、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C、鼠为主要传染源
D、人-人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E、肾脏损害为本病的特征
106、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E
A、一种DNA病毒 B、单股正链RNA病毒 C、与丙肝病毒一样
D、与HIV相同,属反转录病毒科 E、汉坦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107、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D
A、黑线姬鼠 B、褐家鼠 C、狗、猫 D、鸡 E、家兔
108、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播途径,不包括E
A、吸入鼠类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尘土 B、经过皮肤伤口感染
C、进食鼠类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物 D、孕妇感染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
E、夏天蚊虫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其他人
109、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E
A、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 B、主要在7~9月发病
C、一般5~10年有一次全国大流行 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E、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次年1月为高峰
110、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是E
A、主要为病毒的直接作用 B、主要由免疫损伤引起
C、由各种体液因子导致损害 D、高热引起血管的损伤
E、病毒的直接作用与免疫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111、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D
A、出血导致的血容量下降 B、高热、出汗导致体内液体相对不足
C、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衰竭 D、血浆外渗于组织间隙,血容量下降
E、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112、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理变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合适C
A、全身小血管均可受到侵犯
B、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坏死
C、肾脏是该病毒攻击的唯一靶器官
D、镜检可见肾间质高度充血、出血、水肿,肾小管受压变窄
E、心脏、肝脏、大脑也是受损器官
113、在流行地区,发现有下列表现者,可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E
A、发热、头痛、腰痛、尿蛋白(-) B、发热、腰痛、小便发黄
C、腰痛、尿蛋白(+),下肢浮肿、贫血 D、病毒感染,WBC、PC下降
E、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肾脏损害
114、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原因,可除外C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B、肾间质水肿、出血
C、下尿路阻塞,尿液排出障碍 D、尿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
115、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E
A、流行病学资料 B、明显的“三红、三痛”
C、低BP休克 D、典型的五期经过
E、综合临床特征性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资料
116、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
A、早期低BP、休克 B、消化道出血 C、ARDS
D、肾脏自发性破裂 E、BP升高、颅内出血
117、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中的“三早一就”,不包括C
A、早发现 B、早休息 C、早诊断 D、早治疗 E、就近治疗
118、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第几病日B
A、1 B、2 C、3~4 D、7 E、10
119、流行性出血热,导泻疗法应用于E
A、多尿期 B、消化道出血患者排除积血 C、少尿第2天
D、利尿效果不好时 E、预防高血容量综合征、高血钾
120、多尿期的治疗原则D
A、移行期禁用利尿剂 B、每天液体量(静脉+口服)与尿量相同
C、加强抗感染 D、量出而入,适当限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E、每天液体量(静脉+口服)为尿量+1000 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