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2 页:答案 |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滑石粉炒时,每100kg药物,用滑石粉40~50kg。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米炒法的目的
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2.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
3.矫正不良气味。如昆虫类药物斑蝥、红娘子。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炒炭的注意事项
1.炒炭时要控制火力。一般质地坚实的根、根茎、厚片类药物,宜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质地疏松轻薄的花、花粉、叶、全草、薄片类药物,宜用中火炒至表面黑褐色或棕黄色。
2.炒炭存性。即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且炒炭的药物应保持其原形。
3.喷淋清水灭火星。在炒炭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植物类药物易出现火星迸起现象,为防止燃烧,宜喷淋适量清水熄灭锅中的火星,防止燃烧灰化或酿成火灾。但注意喷水量不宜过多,且要炒干后出锅,防止饮片的含水量过大。
4.炭药出锅后必须摊开冷透,或置于密闭容器中隔氧冷却,并加以核查,待充分冷却后再入库收贮,以免复燃。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蛤粉炒法的目的
1.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如阿胶、鹿角胶等。
2.降低药物的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如阿胶、鹿角胶等。
3.可增强某些药物清热化痰的功效。如阿胶。
5、
【正确答案】 D
【解析】麸炒能矫臭矫味,清洁药物。如昆虫类药物僵蚕,生品不仅气味腥臭,而且还带有菌丝、分泌物等,麸炒后能矫正其气味,并能清洁药物。
6、
【正确答案】 B
【解析】麸炒时,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即药物与辅料的比例为100:10~15。
7、
【正确答案】 A
【解析】蛤粉炒应用的药物是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米炒时,每100kg药物,用米20kg。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炒炭的主要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等作用。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砂炒法的目的
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狗脊、鳖甲等。
2.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等。
3.便于去毛。如马钱子、骨碎补等。
4.矫臭矫味。如鸡内金、脐带等。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缓和药性。一些药性过偏的药物炒黄后可缓和药性:如槐花炒黄缓和苦寒之性;牛蒡子炒黄缓和寒滑之性等。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适用于炒焦的药物有山楂、栀子、川楝子、槟榔等。
2.适用于炒炭的药物有大蓟、小蓟、侧柏叶、乌梅、白茅根、牡丹皮、干姜、蒲黄、荆芥等。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炒黄的操作方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较原色加深,鼓起,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明煅法多适用于矿物类、贝壳类及化石类药物。如白矾、寒水石、龙骨、龙齿、瓦楞子、石膏、石决明、牡蛎、蛤壳、花蕊石、钟乳石、阳起石、金精石、云母石、海浮石、珍珠母等。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明煅法多适用于矿物类、贝壳类及化石类药物。如白矾、寒水石、龙骨、龙齿、瓦楞子、石膏、石决明、牡蛎、蛤壳、花蕊石、钟乳石、阳起石、金精石、云母石、海浮石、珍珠母等。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明煅法的目的
1.使药物质地酥脆。如花蕊石、金精石等。
2.除去结晶水。如白矾、硼砂等。
3.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4.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药物经煅制后可改变药性或缓和寒性,适用于临床用药需要。如石膏、寒水石、石决明等。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代赭石、自然铜、磁石、紫石英醋淬时,每100kg药物,用醋30kg。
1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般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0%。
19、
【正确答案】 E
【解析】一般发酵的最佳温度为30~37℃。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发芽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8~25℃。
二、B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取河砂置锅内武火加热至呈灵活状态,投入药物,不断翻埋至质地酥脆或膨胀鼓起。或边缘卷曲,外表黄色或加深时取出,筛去砂,放凉;或趁热将药物投入醋液中略浸,取出,干燥。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将灶心土研成细粉,置于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净药物,翻炒至药物表面均匀挂上一层土粉,并透出香气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土炒时,每100kg药物,用灶心土25~30kg。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蛤粉炒时,每100kg药物,用蛤粉30~50k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