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产妇在新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2. 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完全恢复,一般在产后6~8周内。
3. 产后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禁,角弓反张,称为产后痉证.
4.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口禁神昏,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5. 产后以小腹疼痛为主证者,称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的,又称”儿枕痛”
6. 产后恶露持续二十天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为恶露不绝
7.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二 填空题
1. 病痉 病郁冒 大便难
2. 亡血伤津, 瘀血内阻, 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
3. 小腹痛与不痛, 大便通与不通,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
4. 勿拘于产后, 勿忘于产后, 气血, 祛寒勿过于温燥, 清热勿过于苦寒
5. 禁大汗, 禁峻下, 禁通利小便
6. 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气血虚弱;补养气血;肝郁气滞;疏肝解郁
7. 免怀散;皮硝
8. 调气血、合营卫
9. 血虚气脱型,痰阻气闭型
10.发生于新产后,痛在下腹部,多为阵发性,不伴有寒热等症
11.小腹隐痛,按之痛减,恶露量少色淡;小腹疼痛,恶露量少,色暗有块
12.产妇脏腑风冷,使血凝滞在小腹,不能流通,令结聚疼痛
13.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
14.色淡红,量少,质清稀,无臭气;色红或紫,质稠粘而臭秽;色紫黯有块,量少淋漓不爽
15.发热恶寒,伴有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有臭味;寒热时作,恶露量少,小腹拒按;恶露发热,肢体疼痛,咳嗽流涕;微热自汗;高热神昏,惊厥
16.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迫汗外溢所致
17.妇女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
三、判断题
1. 2. 3.4.√ 5.√ 6. 7.√ 8. 9.10.√ 11.√ 12. 13√14. 15.16.√17. 18.√ 19. 20.
四、问答题
1. 简答题
(1)在新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2)产后“三冲”是指冲心、冲胃、冲肺。
(3)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亡血伤津,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或失血过多,使阴血暴亡,变生他病;二是瘀血内阻,产后瘀血浊液易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病;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
(4)产后病的特点是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当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
(5)产后病选方用药,必须照顾气血,行气无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寒症不宜过用温燥,热症不宜过用寒凉,应因人因证,灵活掌握。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感染邪毒型:解毒镇痉,活血祛风。方用撮风散。
(6)产后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角弓反张,称为产后痉病。产后子痫也为产后发生四肢抽搐等症但伴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等特征。产后痉病之感染邪毒型实际为产后破伤风症。
(7)产后发热,病因不同,症状各异若发热恶寒,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有臭气,则为感染邪毒;若高热神昏,惊厥,属产后发热危重症;寒热时作,恶露量少,小腹拒按,为血瘀发热。恶寒发热,肢体疼痛,咳嗽流涕,为外感发热。炎热季节,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为中暑发热。产后失血过多,微热自汗,为血虚发热。
(8)产后缺乳的特点是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乳痈缺乳因乳痈致缺乳,乳痈表现为恶寒发热,乳房红肿热痛,继则化脓溃破成痈。
(9)气血虚弱:补气养血,佐以通经。方用通乳丹。
肝郁气滞: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方用下乳涌泉散。
(10)回乳的方法有三。一是用麦芽200g、蝉蜕5g,水煎作一天服;二是免怀散,药用红花、赤芍、当归尾、川牛膝水煎服,连服三剂;三是皮硝120g装于皮袋,排尽乳汁后,敷于乳部,并扎紧,待湿后更换之。
五、病案分析
(1)病因病机:产时寒邪入侵,或胎衣不下,瘀血滞于胞宫。
治法: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方药:生化汤加益母草
当归 川芎 桃红 炮姜 炙甘草 益母草
(2)病因病机:血被寒凝,瘀阻胞络胞脉。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当归 川芎 桃红 炮姜 炙甘草 益母草 炒蒲黄
(3)病因病机:产后瘀血内阻,营卫失调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生化汤加丹参 丹皮 益母草
当归 川芎 桃红 炮姜 炙甘草 丹参 丹皮 益母草
(4)病因病机:产后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膀胱气化失助。
治法;补益通利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桔梗 通草 茯苓
党参 炒白术 黄芪 陈皮 柴胡 升麻 当归 炙甘草 桔梗 通草 茯苓
(5)病因病机:产后伤血耗阴,阴虚生热,热扰于内。
治法:养阴益气,生津敛汗
方药:生脉散加煅牡蛎、浮小麦
党参 麦冬 五味子 煅牡蛎 浮小麦
(6)病因病机:产后血虚,筋脉失养。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秦艽、当归、鸡血藤
黄芪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秦艽 当归 鸡血藤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