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药物动力学
要点回顾:
1.常用术语:隔室模型、消除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总清除率
2.5组C-t公式:单室模型单(多)剂量静注、静滴、血管外给药
3.生物利用度
一、常用术语
1.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2.药物转运(吸收、分布、排泄)的速度过程
(1)一级速度过程:速度与药量或血药浓度成正比
(2)零级速度过程(零级动力学过程):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速静滴的给药速度、控释制剂药物释放速度
(3)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米氏动力学过程):药物浓度高出现酶活力饱和时的速度过程
3.隔室模型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为了定量地研究这些过程的变化,需建立数学模型,称其为动力学模型,而隔室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
单室、二室、多室
二室:中央室(血液+心、肺、肝、肾),药物在中央室迅速达到分布平衡;周边室(肌肉、皮肤等),药物在周边室分布较慢。
配伍选择题
A.药物动力学
B.生物利用度
C.肠肝循环
D.单室模型药物
E.表观分布容积
1.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转运期间重吸收而返回门静脉的现象是
【正确答案】C
2.制剂中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是
【正确答案】B
3.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中,并立即达到动态分布平衡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D
4.采用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体内的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是
【正确答案】A
药物动力学组织结构图
4.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SS)
在静脉滴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血药浓度上升,继而逐渐减慢,然后趋近于一个恒定水平,在这种状态下,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药物的输入速度。
5.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fss)
fss: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
n=-3.323lg(1-fss)
公式中的n为半衰期的个数。
上式说明不论何种药品,达到稳态相同分数,所需半衰期的个数相同,达90%~99%需3.3~6.64个半衰期时间。
n=1→50%
n=3.32→90%
n=6.64→99%
n=10→99.9%
6.常用参数
1)消除速度常数 (h-1、d-1)
(代谢+排泄)k=kb+ke+kbi+klu+ ……
2)生物半衰期(t1/2)
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参数。
t1/2 =0.693/k
t1/2<1h 极短半衰期药物 t1/21~4h称短半衰期药物
t1/24~81h 中等半衰期药物 t1/28~24称长半衰期药物
t1/2>24h 极长半衰期药物
消除途径有经肾脏排泄ke、胆汁排泄kbi、肝脏代谢kb及肺部呼吸排泄klu
最佳选择题
已知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的药物,改用肌肉注射后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B.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C.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D.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E.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正确答案】D
最佳选择题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A.4h
B.1.5h
C.2.0h
D.0.693h
E.1h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t1/2=0.693/k
3)清除率(体积/时间)
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
Cl=(-dx/dt)/C=kV
二、单室-静注
血药浓度法 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静脉注射给药,由于药物在体内只有消除(无吸收过程)过程,而消除过程按一级速度过程进行。即药物消除速度与体内药量的一次方成正比,其动力学方程为:
C=C0 e-kt
lgX=(-kt/2.303)+lgX0
X0、X:药物初始量、t时刻的量
lgC=(-kt/2.303)+lgC0
C0、C:药物初浓度、t时刻药物浓度
三、单室-静滴
静滴要找K0值,滴注速度别忘记
四、单室-血管外给药(口服、肌内、皮下)
血管外给药找F,吸收分数跑不了
五、多剂量给药——多剂量不用怕,公式麻烦不难记
1.静脉注射
静注稳态2公式,间隔给药找τ值
最佳选择题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推注)某药,已知剂量X0=500mg,V=101,k=-0.1h-1,τ=10h,该患者给药达稳态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
A.0.05mg/l
B.0.5mg/l
C.5mg/l
D.50mg/l
E.500mg/l
【正确答案】E
最佳选择题
静注某单室模型药物室模型药物,每10小时给药一次,己知该药V=10L,X0=500mg,K=0.1h-1,其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
A.5mg/L
B.50mg/L
C.500mg/L
D.5000mg/L
E.50000mg/L
【正确答案】B
多剂量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多数药物需要按照一定的剂量、一定的时间间隔,多次给药才能达到预期的血药浓度,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随着多次给药,体内药量不断增加,同时消除也相应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