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和颗粒剂
一、粉体学简介(熟悉)
粉体学概念
——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
电学性质的学科
粉体的性质
1. 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及测定方法
(1)粒子的大小和分布
——大小是最基本性质,对溶解性、可压性、密度、
流动性影响显著。5种表示大小的方法
——分布不均可导致剂量不准,可压性差等问题
(2)粒径的测定方法
①显微镜法;可测定0.5-100um
②库尔特计数法:
③沉降法:
④筛分法:应用早、广泛。
药典规定的9个等级见p66表
2.粉体的比表面积:粒子粗细的量度
——常用气体吸附法
3.粉体的空隙率:指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粉体的充填体积 V = Vt + V内 + V间
4.粉体的密度
真密度:M/Vt
粒密度:M/V内
松(堆)密度:M/V = M/(Vt + V内 + V间)
5.粉体的流动性
——休止角:tanθ=h/R
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应≤400
——制颗粒、滑石粉、微粉硅胶可改善流动性
6.粉体的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CRH):是水溶性药物吸湿性指标
CRH越小,越易吸湿
7.粉体的润湿性
——接触角:润湿性指标,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三)应用
——原料药:外观、均匀度、生物利用度
——控缓释制剂
——混悬液:要求10um以下
——粉雾剂:要求2-5um
——静脉注射:要求1um以下
二、散剂(掌握)
(一)概念和特点
——指一种或数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类:
按组成药味分:单散剂和复散剂
按剂量分:分剂量散和不分剂量散
按用途分: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
——特点:
易分散,起效快
覆盖面大,有保护和收敛作用
工艺简单,剂量易控,便于小儿服用
储存、运输、携带方便
(二)散剂的制备
1.物料前处理:清洗、干燥
2.粉碎与筛分:干法粉碎、湿法粉碎设备见第二章
3.混合与分剂量
(1) 混合方法与设备(2) 见第二章
(3) 影响混合的因素
组分的比例: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组分的密度:防止分层
组分的吸附性和带电性:可加表面活性剂
含液体或易吸湿的组分:使用吸收剂磷酸钙等
低共熔混合物:不利于混合均匀。如樟脑+萨罗
(3)分剂量: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三种
(三)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实例
1.质量检查
均匀度:色泽均匀、无花纹、色斑
水分:不得超过9.0%
装量差异:(见p71表)
卫生学检查
2.包装储存:主要是防潮
——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意义
——CRH越大,越不易吸湿,作为吸湿性的指标
三、颗粒剂(掌握)
(一)概念和特点
——将药物和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分三种:可溶性、混悬型、泡腾性颗粒剂
——另有新型细粒剂(105-500um),可吞服,吸收好
(二)制备(参见片剂)
(三)质量检查
1. 外观
2. 粒度:不3. 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4. 得过8%
5. 干燥失重:不6. 超过2%
7. 溶化性:——可溶性颗粒允许轻微浑浊
——混悬型应能混悬均匀
——泡腾型应立即产气,8. 呈泡腾状
9. 装量差异:见p74表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