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心功能不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提高,血浆中NA 含量显著增加,可直接产生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是促进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NA 的水平变化是判断 CHF 预后的重要指标。强心苷一方面可以通过正性肌力作用,直接兴奋迷走神经间接抑制交感神经,另一方面对交感神经也有直接抑制作用。长期应用地高辛,可以降低循环中的NA 浓度,抑制交感活性,改善CHF预后。但要注意用药剂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②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现已知CHF的发生与发展与神经内分泌失调有重要关系。地高辛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降低血浆肾素活动,减少 ATⅡ及醛固酮的分泌,产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强心苷能促进心钠素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的分泌,恢复 ANF受体的敏感性,对抗RAS产生利尿作用。ANF是心房释放到血液的激素,有利尿、排钠和降压作用,现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也发现有ANF样物质。脑内注射ANF产生利尿,抑制垂体后叶加压素 (vasopressin, Vp)分泌,对抗ATⅡ的饮水行为。外周神经中含的ANF,能抑制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NA,减少肾上腺髓质合成儿茶酚胺。ANF受体分B、C两种类型。
3.对血管的作用
强心苷可收缩血管平滑肌,增强外周阻力,减少局部血流。对于 CHF 患者,强心苷直接或间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超过药物缩血管效应,使外周阻力下降,增加局部血流。
4.对肾脏的作用
强心苷可抑制肾小管细胞Na -K -ATP酶,减少肾小管对Na 的重吸收,产生直接利尿作用。并通过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进而增加肾血流量,间接产生利尿作用。
[体内过程]
详见教材
[临床应用]
强心苷治疗 CHF 历史悠久,多年的应用发现药物临床应用的优点是:作用维持较持久,无耐受现象,有神经内分泌样作用,给药方便,至今仍是治疗CHF的基本用药,对于中度、重度CHF的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药物造成钙超载,缺乏正性松弛作用,不能纠正舒张功能障碍,长期使用疗效差,且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所以使用受限。
1.治疗CHF
凡是心脏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都可使用强心苷,但对不同病因的CHF治疗效果有差异:
①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CHF疗效最好;
②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慢性冠心病,尤其是心脏已扩大引起心功能不全或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所致低排血量的CHF疗效良好;
③贫血、甲亢、Vit B1缺乏症所致CHF,因能量产生障碍,疗效较差;
④肺原性心脏病、心肌炎、或风湿活动期的 CHF 疗效差。因为缺氧的心肌,除能量代谢障碍外,还可因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提高浦氏纤维的兴奋性;
⑤心肌外机械因素所致CHF,疗效差,甚至无效或有害,如缩窄性心包炎、重度二尖瓣狭窄。
2.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①房颤 (>350次/分钟):主要危害在于心房过多冲动下传到心室,引起心室频率过快,心室充盈不足,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导致循环障碍。强心苷并不停止或取消房颤,而是抑制房室传导,使较多的冲动不能通过房室结下达到心室,隐匿在房室结中,缓解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②房扑 (250次/分钟):与房颤比,源于心房的冲动较房颤少,但冲动较强,容易传入心室,引起心率过快而且不易控制。强心苷可缩短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使房扑转为房颤,然后再通过负性传导作用,减慢心室率。部分患者可以恢复窦性心率。
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强心苷可兴奋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心房肌的自律性,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注意二点:①不能用于室性心动过速,②强心苷中毒时也会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先予以鉴别。
[不良反应]
强心苷治疗 CHF 安全范围小。对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大,中毒症状与CHF 症状不易
鉴别,因此毒性反应发生率高,约有20%用药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强心苷的毒性反应与药物抑制Na+ + + +-K-ATP 酶的程度有关,当 Na-K-ATP 酶的活性抑制>30%,即可出现毒性反应;当达到或超过60-80%,则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主要是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和心肌细胞低钾造成。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早期中毒反应,是由于药物兴奋了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剧烈呕吐应减量或停药;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除一般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外,如出现视觉异常:黄视、绿视、视物模糊等即为中毒先兆,需停药;
3.心脏反应:是强心苷最危险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需停药。
①快速型心律失常
②房室传导阻滞
③窦性心动过缓
[禁忌症]
①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④房室传导阻滞;
⑤单纯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时发生的肺淤血症状;
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⑦动脉瘤;
⑧严重的心肌衰竭性CHF。
强心苷中毒的处理
①停药:出现中毒先兆,及时停药,监测强心苷血药浓度有助于及早发现。一般地高辛血药浓度3ng/ml,洋地黄在45ng/ml即可诊断为中毒。
②补钾:洋地黄中毒常伴有低钾,但血清钾正常并不代表细胞内不缺钾,所以药物中毒时,低钾与血清钾正常者都应补钾但不可过量 (发生传导阻滞不能补钾,因钾离子能抑制传导)。
③补镁:镁是ATP酶的激动剂,缺镁时钾不能进入细胞内,故顽固性低钾经补钾治疗仍无效时,常表明患者缺镁,补镁后中毒症状很快消失。补镁还有助于纠正心力衰竭,增进食欲。因此有人认为洋地黄中毒时,不论血钾水平如何,也不论心律失常性质如何,只要不是高血镁症,均可补镁。但肾功能不全、神志不请和呼吸中枢抑制的患者补镁应慎重,以防加重昏迷及诱发呼吸停止。
消胆胺 (降脂树脂1):在肠道内洛合洋地黄,打断药物的肝肠循环,减少洋地黄吸收和血液浓度。
苯妥英钠:与强心苷竞争Na+ + + +-K -ATP酶,恢复Na -K -ATP酶活性。是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各种早搏和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尤其对治疗室速疗效好。
利多卡因: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特异性地高辛抗体Fab片段:用于治疗严重的地高辛中毒,它可使心肌的地高辛迅速转移到抗体上,形成没有活性的地高辛-抗体片段复合物,解毒作用迅速可靠,但可导致心力衰竭恶化。
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一般不采用电复律,因为常引起致命性室颤,只有在各种治疗措施均无效时,作为最后的手段。
阿托品:M-R阻断药治疗药物中毒时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不选用异丙肾上腺素,以防引起或加重室性异位搏动。
起搏器:洋地黄中毒引起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率〈40次/分〉,伴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或发生晕厥等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安装人工起搏器。
[药物相互作用]《实用内科药物治疗学》
①与抗心律失常药合用
②与排钾利尿药合用
③与促进胃肠运动药合用
④与抑制胃肠运动药合用
⑤与抗心肌缺血药合用
⑥与抗高血压药合用
⑦与血管活性药物合用
⑧与洋地黄类强心苷类药物自身的相互作用
⑨与其它药物合用
[给药方法]
体存量:患者体内洋地黄的蓄积量
化量、饱和量、全效量:达到最大或最好疗效时洋地黄体存量
有效治疗量、负荷量:发挥较好疗效时最小的洋地黄量,相当于洋地黄饱和量的1/2-1/3。
1.速给法 适用于病情紧急,2周内没有用过强心苷类药物的患者,在24h内达到负荷量;
2.缓给法 适用于轻、中度和慢性患者,在2-3d达到负荷量,
3.每日维持疗法 每日服用维持量洋地黄,经过5-7个半衰期,即可达到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
4.补充维持量 根据病因、病情和治疗反应决定每日维持量及疗程
洋地黄毒苷 地高辛 毛花苷 G 毒毛花苷K
负荷量mg 0.7 1.5 0.8 0.25-0.5
维持量mg 0.05-0.1 0.125-0.5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