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
第 2 页:第二节 |
第 3 页:第三节 |
第三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室模型 假定机体为一个整体,体液存在于单一空间,药物分布瞬时达到平衡。(一室模型的优点是简单,但不能精确说明大部分药物的体内浓度变化经历)。
二室模型 假定机体分为中央室(血浆及血流量多的器液)和周边室(机体其余部分),这个房室不是解剖上分隔体液的房室。而是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字方法划分的药动学概念。
二室模型认为药物首先进中央室并迅速达平衡,然后再向周边室分布。(二室模型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较合适)
一、 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
指出药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进行消除与血药浓度无关。
零级消除半衰期公式: t1/2=0.5C0(初始血药浓度)/K(消除速度常数)
1. 血浆半衰期随药物初始浓度变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2. 药物剂量过大,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按此方式消除(恒量消除)
二、 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
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成正比,血药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多
一级消除半衰期 t1/2=0.693/Ke(消除速度常数)
1. 血浆半衰期是一个不依赖于血浆药物初始浓度的常数,不受给药途径影响。
2. 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3. 一次用药约经5个t1/2体内药量消除96%以上,定时定量给药时,经5 个t1/2后血药浓度过到稳态浓度。
4. 当多次用药时,增加剂量能相应增加血药浓度,并使时时曲线下面积(AUC)按比例增加,但不能缩短达到稳定浓度的时间。也不能按比例的延长药物消除完毕的时间。
稳态浓度(CSS)连续多次给药后一般经5个半衰期,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时。所达到的血药峰值浓度。
血浆清除率(CI): 指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消除干净,是肝肾等的药物清除率的总和。
CI=RE(消除速率=单位时间内被机体消除的药量)/CP(为当时的血浆药物浓度)
消除速率(RE) : 即单位时间内被机体消除的药量。
RE=KeA
(由于RE非固定值也不易测得,故常用表观分布容积计算)
表观分布容积》: 是指吸收达到平衡或稳态时,按照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Vd=A(mg)/ C(mg/l) 则当时的血药浓度CP=A/ Vd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占体重60% 60L/100kg
血液占体重8% 8L/100kg
表观分布容积并不是机体中真正的容积数值。它只是一种比例因素某些物质静注后仍局限于血管内。其分布容积与血浆容积相近,某些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液浓度较高。另一些药物集中分布于某种组织,则其分布容积常大于总体液容积,利用这一数值可以。
意义:
1. 通过血药浓度计算出机体内药物总量。
2. 利用这一数值算出要求达到某一血浆有效浓度所需的药物剂量。
三、 连续恒速给药
给药速度与稳态浓度之间的关系:CSS=Dm/t Ke Vd
1. 稳态浓度水平(CSS)速度快慢而升降。RA= Dm(维持量)/ t(给药间隔时间)
2. 达稳态浓度时间不因给药速度加快而提前。
3. 静脉恒速滴注时血药浓度可以平稳地到达稳态浓度。
4. 分次给药虽然平均血药浓度上升与静滴相同,但实际上血药浓度上下波动。给药间隔时间越长波动越大。
负荷剂量(D1) : 是指首剂增大的剂量,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即立即使体内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所需的剂量。
静脉滴注时的负荷剂量:
D1=Ass(负荷剂量)=1.44t1/2RA(给药速度)
可将第一个半衰期内静脉滴注量的1.44倍在静滴开始时推入静脉即可立即达到并维持稳态浓度(Css)
分次恒速给药达到稳态浓度时体内负荷剂量是维持剂量(Dm)与体内上一剂量残留药物的和。
如按t1/2给药: D1(负荷剂量)=2Dm(维持剂量)
即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时采用首剂加倍的维持剂量负荷剂量(D1)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Css)。
四、 一级药动力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自习)
五、 房室模型
以上所述各种药动力学公式都是将机体视为一个整体空间,假设药物在其中转运迅速,瞬时达到分布平衡的条件下推导而得的。
实际上机体绝非如此简单,不仅有血浆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间隔,而且各组织细胞间还存在着无数的区间。
房室模型是想象机体由几个互相连通的房室组成,这个房室不是解剖学上分隔体液的房室,而是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的药动力学概念。
多数药物按二房室模型转运(少数单房室或多房室)
中央室大致包括血浆及那些血流量多的器官。
周边室包括机体其余部分,界限并不明确。
时量曲线大致分为分布相及消除相两个指数衰减区段。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