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第一节 小儿用药
一、小儿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
(一) 新生儿用药特点
1药物的吸收
局部用药方面: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而多,易中毒。
口服用药方面:胃酸分泌少,胃排空时间长。
注射给药方面: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因周围循环不足而影响吸收分布,一般新生儿不采用。
静脉给药方面:吸收快,药效可靠,但必须考虑到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静脉输注液体的理化性质以及输注的速度。
2给药的分布
新生儿总体液量较成人高,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力低。
3药物的代谢
酶的影响
新生儿酶系统尚不成熟和完备,药物代谢缓慢,半衰期延长。
氯霉素引起灰婴综合症
新生霉素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磺胺类、呋喃类引起新生儿出现溶血
4药物的排泄
肾功能影响
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过滤率较成人低。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间隔应适当延长。血药浓度高,半衰期延长。用药量少,间隔时间长。8~12个月达到成人水平。
关于新生儿用药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儿的药物吸收较成人快
B.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短
C.药物在新生儿脑脊液中分布较少
D.新生儿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成人大
E.新生儿局部用药透支吸收较成人少
答案:D07
对新生儿局部使用过多,可能导致中毒的药品是
A.莫匹罗星B.氧化锌
C.硼酸D.炉甘石
E.甘油
答案:C 07
(二)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1. 口服给药 : 口服时以糖浆剂为宜 ; 油类药应注意 , 绝不能给睡熟、哭吵或挣扎的婴儿喂药 , 以免引起油脂吸入性肺炎 ; 混悬剂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2. 注射给药 : 由于婴儿吞咽能力差 , 且大多数不肯配合家长自愿服药 , 在必要时或对垂危病儿采用注射方法 , 但肌内注射可因局部血液循环不足而影响药物吸收 , 故常用静脉注射和静脉点滴。
3. 服用肠溶片或控释片时,不能压碎,否则其疗效下降,造成刺激,引起恶心、呕吐。
4. 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对镇静剂的用量,年龄愈小,耐受力愈大, 剂量可相对偏大。但是,婴幼儿对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易引起呼吸抑制,不宜应用。氨茶碱虽然不属于兴奋剂 , 但却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 , 使用时也应谨慎。
关于婴幼儿期用药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口服给药时以糖浆剂为宜B.肌内注射给药不影响吸收
C.使用吗啡易引起呼吸抑制D.使用氨茶碱无兴奋神经系统作用
E.应用中枢镇静药时年龄愈小耐受力愈大
答案:ACE 07
(三) 儿童期用药特点
1.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
2. 注意预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 儿童对水及电解质的代谢功能还较差, 如长期或大量应用酸碱类药物 , 更易引起平衡失调,应用利尿剂后也易出现低钠、低钾现象,故应间歇给药,且剂量不宜过大。
3. 激素类药物应慎用 : 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 强的松 ) 等 ; 雄激素的长期应用常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小儿生长和发育。
4. 骨和牙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如四环素可引起牙袖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孕妇、授乳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二、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1熟悉小儿特点,绝不滥用药物
2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应注意肥胖儿童若按体重计算剂量,往往血药浓度过高
3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一般来说 , 能吃奶的或耐受经鼻饲给药的婴幼儿 , 经胃肠给药较安全 , 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新生儿皮下注射容量很小 , 药物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故不适用于新生儿。早产儿皮肤很薄 , 多次肌肉注射可发生神经损伤 , 最好不用。较大的婴幼儿 ,循环较好,可用肌肉注射。婴幼儿静脉给药 , 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 ,切不可过快过急。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不断变换注射部位 ,防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引起血栓静脉炎。另 外 ,还要注意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 , 药物很易透皮吸收 , 甚至中毒。因此外用药的用药时间不要太长 。
3小儿禁用的药物
A.核黄疸 B.灰婴综合征c.新生儿溶血D.高胆红素血症E.耳、肾毒性
1.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可引起 B
2.新生儿应用卡那霉素可引起 E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