醌类化合物(quinoids)
一、分类与结构:
1.苯醌类: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 如黄精醌
2.萘醌类:分为α(1,4)、β(1,2) 及amphi(2,6) 如紫草素
3.菲醌类:分为邻醌及对醌 如丹参醌
4.蒽醌类:单蒽核醌(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蒽酚、蒽酮)
双蒽核类(二蒽酮类、二蒽醌类、去氢二蒽酮类、日照蒽酮类、中位萘骈二蒽酮类)
二、物理性质:
1.苯醌和萘醌多游离,蒽醌多成苷,难结晶
2.游离醌类一般有升华性
3.游离醌类极性小,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4.醌类化合物母核上随着酚羟基等助色团的引入而呈一定的颜色
三、化学性质:
1.酸性:含-COOH>含二个或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或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故可从有机溶剂中依次用5%碳酸氢钠、5%碳酸钠、1%氢氧化钠及5%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梯度萃取,达到分离目的
2.微弱的碱性:溶于浓硫酸中成羊盐再转成阳碳离子,同时颜色显著改变
四、颜色反应:
反应名称 |
鉴定化合物 |
反应结果 |
备注 |
Feigl反应 |
醌类 |
紫色 |
|
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 |
苯醌、萘醌 |
PC\TLC上蓝色斑点 |
|
Borntrager反应 |
羟基醌类 |
橙、红、紫红及蓝色 |
蒽酚、蒽酮、二蒽酮不行 |
Kesting-Craven反应 |
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 |
蓝绿色、蓝紫色 |
醌类因醌环两侧有苯环,不能发生该反应 |
与金属离子反应 |
α-酚羟基、邻二酚羟基 |
形成络合物 |
|
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
蒽酮化合物 |
绿色 |
用于蒽酮化合物的定性鉴别 |
五、提取
1.有机溶剂提取法 2.碱提酸沉法(提取具有游离酚羟基的醌类化合物) 3.水蒸气蒸馏法
六、分离和检识
1.蒽醌苷类与游离蒽醌的分离 注意一般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及其相应的苷类在植物体内多通过酚羟基或羧基结合成盐,必须预先加酸酸化使之全部游离后再进行提取
2.游离蒽醌的分离 1)pH梯度萃取法
2)色谱法:吸附剂用硅胶,不用氧化铝,避免与酸性的蒽醌类成分发生不可逆吸附而难以洗脱
3.蒽醌苷类的分离 1)色谱法: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
2)溶剂法:一般用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将蒽醌苷类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
4.理化检识 一般利用Feigl反应、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和Keisting-Craven反应来鉴定苯醌、萘醌。利用Borntrager反应初步确定羟基蒽醌化合物;利用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鉴定蒽酮类化合物
5.色谱检识
1)薄层色谱:吸附剂:硅胶,聚酰胺
蒽醌类及其苷在可见光下多显黄色,在紫外光下则显黄棕、红、橙色等荧光,若用氨薰或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3%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喷之,颜色加深或变色。亦可用0.5%醋酸镁甲醇溶液,喷后90C加温5分钟,观察颜色
2)纸色谱:蒽苷类具有较强亲水性,采用含水量较大的溶剂系统,才能得到满意结果
七、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一)化学方法:
1.锌粉干馏:现已少用
2.氧化反应:常用碱性高锰酸钾或三氧化络,通过氧化产物的分析,判断取代基的有无及位置
3.甲基化反应:羟基对甲基化反应的难以顺序:醇羟基、α-酚羟基、β-酚羟基、羧基
常用的甲基化试剂:重氮甲烷、硫酸二甲酯、碘甲烷
4. 乙酰化反应:乙酰化的能力强弱:CHCOl>(CH3CO)2O>CH3COOR>CH3COOH
羟基乙酰化,以醇羟基最易乙酰化,α-酚羟基则相对较难。有时为了保护α-酚羟基不被乙酰化,可采用醋酐-硼酸作为酰化剂
(二)波谱分析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