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一、中药性能的含义: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二、中药性能的内容: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三、中药的作用:
—— 治疗作用
—医疗效应 —预防作用
中药的作用 —— 保健作用 —养身作用
—— 副作用
—不良反应
—— 毒性作用(危害性反应等)
四、中药的性能不能与中药的性状相混淆。
第一节 四 性
一、四气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二、确定依据: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针对疾病的病性相对而言的。凡是能消除或减轻热性、阳性疾病的药物,为寒凉药性。如石膏、知母能治气分实热证,为寒凉药性。能消除或减轻寒性、阴性疾病的药物,为温热药性。如干姜、肉桂能温中散寒,则为温热药性。
三、所示效用: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热、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肝息风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暖肝散结等作用。
四、具体表述:寒、凉、温、热、平,大寒、微寒、大热、微温等。
五、阴阳属性:寒、凉、大寒、微寒属阴;温、热、大热、微温属阳。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既是临床中的用药原则,又是选药的依据。
1、根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
2、根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异选择相应药物。
3、寒热错杂者,寒热并用。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选用热药或寒药,必要是时可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第二节 五 味
一、五味的含义: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是表示药物作用的性能。
二、确定依据:最初是通过口尝而确定,以后则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确定。如桑叶具有解表作用,故标辛味。山药具有补肺、脾作用,故标甘味。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辛 “能散、能行”。辛味药表示具有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窍等作用。表证,气滞、血瘀证等,常选用辛味药。过辛易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 “能补、能和、能缓”。甘味药表示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及缓和药性等作用。虚证,饮食积滞,腹痛等常选用甘味药。过甘易助湿满中,湿阻、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 “能收、能涩”。酸涩味药表示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滑脱之证,常选用酸涩味的药。过酸易敛邪,邪气盛者慎用。
4、苦 “能泄、能燥、能坚”。苦味药表示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降逆止呕、降逆平喘、泻下通便、燥湿、坚实肾阴等作用。热证,大便秘结、呕吐、喘息、湿浊阻滞等证,常选用苦味药。过苦易伤阴伐胃,脾胃虚弱、津夜大伤者不宜大剂量使用。
5、咸 “能下、能软”。咸味药表示具有通下大便、软坚散结等作用。大便燥结,瘰疬、包块等证,常选用咸味药。过咸易伤心气。
6、涩 “能收、能涩”。涩味药表示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滑脱之证,常选用酸涩味的药。过酸易敛邪。
7、淡 “能渗能利”。淡味药表示具有通利小便等作用。水湿为患之证,常选用淡味药。过淡易伤津液。
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结合:
意义:气与味从不同角度表明药物作用,要较全面认识药物的性能,只能性味合参。
原则:一气可与任何一味或多味结合,一药中气只能有一。
规律:气味均一,或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味结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功效相似;气味相异,功效不同。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