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
第 3 页: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
夏枯草
性味归经:苦辛寒,肝胆
性能特点:苦辛而寒,专入肝胆。
既长于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结、降血压,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①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②目赤肿痛,目珠夜痛。③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用量用法:10-15g。煎汤或熬膏服。
使用注意:性寒清泄,脾胃虚寒慎用
芦根
性味归经:甘,寒,肺、胃
功 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①热病烦渴,舌燥少津。②胃热呕哕。
③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④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用量用法:10-30g。鲜品可加倍或更大剂量,并可捣汁服。
竹叶(干燥或新鲜的叶)
性味归经:甘、辛、淡、寒
功 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热淋,小便不利,热入心包之神昏谵语。
用量用法:6~15g
淡竹叶(干燥茎叶)
性味归经:甘、淡,寒
功 效: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病证:①热病烦渴。
②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
③水肿,热淋,湿热黄疸。
用量用法:6-15g。
决明子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
功 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①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②热结肠燥便秘。
用量用法:煎汤,10~15g,研末,3~6g,降血脂:30g
密蒙花
性味归经:甘、微寒
性能特点:专入肝经,清泄与滋养并具,即善清泄肝热,又养肝润燥,为目疾专用。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主治病证:肝热目赤、羞明流泪,衍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用量用法:6~10g
谷精草
性味归经:辛甘平
功 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用量用法:6~15g
青箱子
性味归经:苦,微寒
功 效: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用量用法:6~15g
配伍作用:
石膏配知母:石膏生用辛甘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苦甘而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两药相合,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更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知母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栀子配淡豆豉:清热散郁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栀子配茵陈:栀子苦寒,功能泻火除烦、利湿退黄;茵陈苦微寒,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两药合用,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药理作用:
知母:解热、抗菌、抗炎、镇静、抗肿瘤、降血糖、抑制Na+,K+-ATP酶、降低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通过其细胞调控作用纠正异常细胞的功能等作用。
栀子: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镇痛、抑制中暑、降血压、保肝利胆、促进胰腺分泌、利尿、减少胃液分泌、泻下、止血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例题:
1、 下列哪项不宜使用石膏
A、肺热咳喘 B、骨蒸潮热 C、胃火牙痛
D、疮疡不敛 E、气分壮热烦渴
答案:B
2、 肝郁化火,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宜选用的药物是
A、栀子 B、夏枯草 C、天花粉 D、知母 E、石膏
答案:B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