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中药研究简况
1.动物类中药应用研究简况近年来从药用动物中发现了一些疗效显著的物质,如斑蝥素有治疗原发性肝癌和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为一种高效抗凝血剂和抗栓剂,对各种血栓病均有效,尤其是对静脉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水蛭素治疗脑血管疾病有良效。蝮蛇毒中的抗栓酶是治疗各种类型闭塞性血管病的良药。从一种蚯蚓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显著的溶栓作用,适用于血栓和栓塞性疾病的治疗。蜂毒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其抗炎主成分MCD一多肽及蜂毒明肽,抗炎作用强度比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高l00倍。蟾酥中的脂蟾毒配基有升压、强心、兴奋呼吸作用,已用于呼吸、循环衰竭和失血性休克等,蟾毒灵的麻醉力为可卡因的30~60倍。鹿茸中的多胺类化合物是刺激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有效成分。麝香中的多肽类成分有明显的抗凝血、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真菌、强心等生理活性。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药用动物资源极为丰富,从某些海洋动物中提取的多糖类、多肽类、皂苷类成分有明显的抗凝血、抗肿瘤、抗氧化、抗真菌、强心等生理活性;有的还含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或益智作用的物质。
2.动物类中药资源的应用、保护与研究简况
目前,国内外已开展对药用动物基因的研究,涉及的主要药用动物有鹿、麝、东亚钳蝎、穿山甲等,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因组DNA、cDNA、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以及药用蛋白基因克隆与表达等不同层次。中国有丰富的药用动物资源,其蕴涵的基因资源急需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实现我国药用动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动物类中药的质量评价
动物药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鉴定动物药质量的优劣,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其评价内容和方法与植物类中药相同,包括:①传统的经验鉴别。②纯度检查,如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③浸出物。④药效物质或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等。根据不同的鉴定对象,其质量评价包含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
随着对动物药化学、药理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指标性成分或主要成分不断被阐明,从而用仪器分析方法广泛用于测定动物药中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以评价动物药的优劣,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如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等;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中胆酸的含量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等;以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总量,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质量评价方法外,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已成功地用于动物药的内在质量控制,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用测定抗凝血酶活性控制水蛭的内在质量等。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