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中药的安全性检测
动物类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对其外源性有害物质,如砷盐、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和内源性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是保障动物类中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这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如规定地龙和阿胶含重金属均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阿胶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三;每l000g僵蚕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g,含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的总量不得过1Oμg等。
动物类中药的真实性鉴定
动物药的真实性鉴定主要目的是鉴定动物药的真伪,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
(一)来源鉴定
来源鉴定的目的是要准确地鉴定动物类药材的基原——药用动物的品种。以完整动物或去除内脏的动物体入药的药材,可根据其形态及解剖特征进行动物分类学鉴定,确定其品种。对于其他动物类药材,可采用多种鉴定方法进行综合鉴定。
(二)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因动物类中药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别中药的特殊性,除一般的形状鉴别外,特别要注意观察其专属性的特征,如形状、表面特征(突起、纹理、附属物等)、颜色、质地(如水蛭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样)及特殊的气(如麝香有特异的香气,蟾酥粉末嗅之作嚏)、味(如蜂蜜味极甜,牛黄先苦而后甜、有清凉感)等。
(三)显微鉴定
(四)理化鉴定
近年来用理化鉴定法鉴定动物药的真伪以及内在质量的控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新的鉴定方法和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是现代色谱和光潜技术的使用,使得动物药的鉴定更具科学性。色谱法尤其是薄层色谱法,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部分药品标准》用薄层色谱法对牛黄、蟾酥、斑鍪、熊胆等进行鉴别。用气相色谱法对麝香的真伪进行鉴别。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