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毒性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这类药物虽具有较好疗效,但直接使用其毒性或副作用较大,通过炮制后,可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历代医家对有毒中药的炮制都特别重视,品种也较集中,如川乌、草乌、附子、天南星、半夏、大戟、甘遂等。
对这些中药的炮制,历代都有许多用于解毒的方法,或浸渍,或漂洗,或单煮,或清蒸,或加辅料共同浸渍、煮、蒸、炒等。如乌头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及其降解产物的作用有强心、解热、镇静、镇痛等,炮制后可明显降低其毒性,也保证了临床疗效。又如含有毒性蛋白的中药苍耳子、蓖麻子、相思子等,通过加热炮制后,使含有的毒蛋白受热变性降低毒性。
炮制也可除去或降低药物副作用。如麻黄生用的副作用有烦躁不安和汗流不止,炮制可除去其副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干漆要炒熟,不尔损人伤胃”,说明干漆需要通过炒或煅等炮制方法除去副作用。鹅不食草生用刺激胃,但炒制或蜜炙后,其副作用减小。
又如临床上病人失眠、心神不安而又大便稀溏,需用柏子仁宁心安神;但生柏子仁因含油脂具润肠通便作用,服后易引起腹泻,可将柏子仁除去油脂制成柏子仁霜,消除其副作用。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味
中药的性味主要以“四气”(即寒、热、温、凉)和“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来表示性能。药物性味偏盛,应用时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太辛耗气,太甘生湿,太酸损齿,过苦伤胃,过咸生淡。药物炮制后,可改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味,以便达到改变药物作用的目的。如生甘草性味甘凉,长于清热解毒、清肺化痰;炙甘草性味甘温,善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甘草炮制后,药性由凉变温,功效由清泄变为温补,改变了其原有药性。又如生地黄性寒,具清热、凉血、生津之功;熟地黄药性变温,能补血滋阴、养肝益肾。还有生麻黄辛散解表作用较强,长于发汗解表;蜜制麻黄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一般缓和性味常用的炮制方法是蜜炙、炒制等,并总结出“甘能缓”、“炒以缓其性”的规律。
(三)增强药物疗效
炮制通过多方面的影响增强药物疗效。许多中药经炮制后,其药效成分溶出率明显高于原药材(如黄连中的小檗碱)。
种子类中药经加热炮制后种皮爆裂,质地变疏松,便于成分煎出,即“逢子必炒”。
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可能产生新成分或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增强疗效;如炉甘石煅制后 ZnCO3转化为 ZnO,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敛疮等作用增强;槐米炒炭后鞣质含量增加,止血作用增强。
炮制过程中加入辅料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如化痰止咳药款冬花、紫菀等经蜜炙后,润肺止咳的作用增强;胆汁制天南星增强了天南星的镇惊作用,甘草制黄连使黄连的抑菌效力提高数倍。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
中药作用部位常以归经表示。归经的基础是脏腑经络,所谓某药归某经,即为该药对某些脏腑和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如柴胡、香附等醋制有助于引药入肝经,便于更好的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盐制后有利于引药入肾经,更好的发挥治疗肾经疾病作用。
中药的作用趋向表示是升、降、沉、浮。中药通过炮制,可改变其升、降、沉、浮作用趋向。如生莱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降多于升,用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即莱菔子“生能升,熟能降”。炮制辅料对药物作用趋向影响很重要。酒能升能散,宣行药势,是炮制中最常用的液体辅料之一。如生大黄苦寒,为纯阴之品,其性沉而不浮;酒制后引药上行,先升后降。又黄柏至阴,气薄味厚,主降,生品多用于焦湿热;酒制后苦寒之性略减,并借助酒的引导作用,以清上焦之热,上清丸中的酒制黄柏,转降为升。
(五)便于调剂和制剂
制剂过程需按照处方分剂量,制剂过程一般要先进行前处理,因此植物类中药材类来源于植物根、藤、茎、木、花、果、叶等,经水制后软化,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丝、段、块,便于调剂时分剂量、调配处方。矿物类、甲壳类、动物化石类药材一般质地坚硬,不易粉碎和煎出其有效成分,不利于制剂和调剂,因此须通过加热等处理,使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如砂烫醋淬穿山甲、龟甲、鳖甲,蛤粉烫阿胶,火煅代赭石、寒水石,火煅醋淬自然铜等。
在药材从质坚变酥脆,同时也可达到增加其药效成分溶出,有利于药物在体内吸收等。如阿胶生品质硬脆,受热易粘连,与蛤粉炒制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制剂。又龟甲经砂烫醋淬后,热水溶出率增加 6 倍左右。药材经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制成饮片后,有利于调剂和制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