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1、拣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中的杂物及非药用部分拣去,或将药材拣选出来。如牛膝去芦头、须根;白芍、山药除去外皮。
2、洗
药材在采集后,表面多少附有泥沙,要洗净后才能供药用。有些因质地疏松或黏性大的药材,水中洗的时间不宜长,如瓜蒌皮等。有些药材含大量的黏液质,遇水结成团,不易散开,不能水洗,如葶苈子、车前子等。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如薄荷、细辛等。
3、漂
用水溶去部分有毒成分,如半夏、天南星、附子等。还有些药材含大量盐分,用前需漂去,如咸苁蓉、海螵蛸、海藻、昆布等。
4、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大多趁鲜切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土茯苓、乌药、鸡血藤、木瓜、山楂等。但某些具有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容易氧化的药材,不宜提早切成薄片干燥或长期贮存,否则降低药材质量;如当归、川芎、常山、槟榔等。
5、蒸、煮、烫
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蒸、煮或烫处理,以便易于干燥。白芍、明党参煮至透心,天麻、红参蒸透心;太子参、红大戟置沸水中略烫。有的经加热处理后,不仅易干燥,有的便于刮皮,如明党参、北沙参等;有的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如桑螵蛸、五倍子等;有的熟制后能起滋润作用,如黄精、玉竹等;有的不易散瓣,如菊花等。
6、揉搓
药材在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而使药材质地松泡,干燥过程中要经常揉搓,使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等目的,如玉竹、党参、三七等。
7、发汗
“发汗”:指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等。
8、干燥
干燥目的:及时除去药材中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利于贮藏,保证药材质量。
《中国药典》规定药材加工的干燥方法如:
(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
(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 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