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根及根茎类中药
1.狗脊药材偶有金黄色绒毛,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明显凸起的棕黄色木质环纹。
2.绵马贯众药材长倒卵形而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整齐排列的叶柄残基和披针形的鳞叶,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3.银柴胡药材为类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从断裂处折断可见砂粒,习称“砂眼”。根头部略膨大,密集排列的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残基,习称“珍珠盘”。
4.太子参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微甘。
5.大黄为黄棕色,根茎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6.虎杖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7.何首乌为纺锤形,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
8.延胡索(元胡)为不规则扁球形。表面黄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断面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9.牛膝呈细长圆柱形,灰黄色,断面平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小点断续排列成2——4轮同心环。
10.川牛膝呈圆柱形,断面多数浅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11.商陆具有“罗盘纹”(木部隆起,形成多个凸起的同心性环纹),久嚼麻舌。
12.板蓝根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13.南板蓝根:节膨大,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中央有髓。
14.草乌为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有“钉角”(不定根残基),味辛辣,麻舌。
15.白芍呈圆柱形,断面平坦,类白色射线放射状,呈“菊花心”,味酸。
16.赤芍为圆柱形,棕褐色,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
17.黄连有味连、雅连、云连。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味极苦;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味极苦;云连多为单枝,弯曲呈钩,形如蝎尾,味极苦。
18.威灵仙根茎下着生多数细根,根表面黑褐色。
19.升麻药材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断面有裂隙,纤维性。
20.防己药材在弯曲处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形如“猪大肠”),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21.苦参外皮薄,常破裂反卷或脱落。味极苦。
22.山豆根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其下着生根数条。有豆腥气,味极苦。
23.甘草药材呈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断面黄白色,略显纤维性,有“菊花心”;味甜而特殊。
24.黄芪外皮黄棕色;断面纤维性强,显“菊花心”;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空洞,嚼之有豆腥味。
25.远志呈圆柱形,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
26.地榆断面平坦,粉红或淡黄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皮部可见绵状纤维。
27.人参药材含有根茎(芦头);不定根(艼);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须根上的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
28.三七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铜皮铁骨狮子头);味苦回甜。主根习称“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
29.紫草药材为不规则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质松软,易折断。
30.白芷药材为长圆锥形,有“疙瘩丁”(皮孔样横向突起),断面灰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气芳香,味辛。
31.当归药材有根头(归头),主根(归身),支根(归尾)。质柔韧,皮部厚,散有棕色点状分泌腔,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香气。
32.川芎药材为不规则结节状团块;断面可见波形纹;饮片习称“蝴蝶片”。气浓香。
33.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断面有“菊花心”。
34.柴胡外表皮黑褐色或浅棕色。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南柴胡具有败油气。
35.山药断面白色,粉性;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36.丹参为棕红色或暗棕红色,具纵皱纹,断面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
37.玄参呈类圆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
38.地黄药材为不规则团块,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味甜。
39.胡黄连呈类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较密的环状节。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40.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圆柱形,略扭曲,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味甚苦。
41.桔梗表面淡黄色至黄色,质脆,断面可见“菊花心”。
42.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狮子盘头,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43.白前根茎呈细长圆柱形,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
44.木香药材呈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断面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褐色点状油室。
45.川木香呈圆柱形,有纵槽;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习称“油头”,硬脆,较轻,易折断,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46.白术药材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切面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嚼之略带黏性。
47.苍术断面黄白色,散有多数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48.巴戟天药材为扁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形似连珠。
49.天麻药材为椭圆形或长条形。有纵皱纹及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苞或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
50.白及药材为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以茎痕为中心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
51.百部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深纵沟,间或有横皱纹。
52.川贝母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怀中抱月;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观音合掌);炉贝有的具棕色斑点(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而略尖马牙嘴。
53.天冬呈长纺锤形。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54.麦冬为纺锤形,两端略尖;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55.知母呈长条状,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嚼之带黏性。
56.重楼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
57.土茯苓略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58.续断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呈扭曲状,具有细纵纹。切面皮部墨绿色或棕褐色,木部灰黄色或黄褐色,可见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纹,形成层部位多有深色环。
59.天花粉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有黄色的木质部小孔。
60.三棱呈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嚼之微有麻辣感。
61.泽泻呈类圆形,黄白色,粉性,具有细密的小孔。
62.香附多呈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
63.莪术呈卵圆形,药材一端钝圆,一端略尖,表面有环节,断面呈蓝褐色;饮片内皮层环纹明显,散在“筋脉”点。
64.姜黄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香特异,味苦、辛。
65.郁金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66.人参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木栓细胞表面观为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细波状弯曲。
67.党参联结乳管含淡黄色细小颗粒状物;石细胞斜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较厚,纹孔稀疏。水合氯醛装片不加热,菊糖结晶呈扇形。
68.白术草酸钙针晶细小,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维长梭形,大多成束,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
相关推荐:
历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万题库 ※ 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