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和静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运动,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形成了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即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问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和黑夜,气候的晴朗和阴雨、炎热和寒冷,运动状态的躁动和静止,等等。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变化的结果。也就是说,阴阳的运动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以及衰败和消亡,是自然界中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因此,阴阳学说当时作为一种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同样也影响着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并被有机地融入于中医学理论之中,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膀胱的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水液通过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濡润机体的作用。其被人体利用之后,即是‘“津液之余”者,下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所以说:“津液之余者,入胞脬则为小便”,“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说明尿为津液所化。小便与津液常常相互影响,如果津液缺乏,则小便短少;反之,小便过多也会丧失津液。
2.排泄小便:尿液贮存于膀胱,达到一定容量时,通过肾的气化作用,使膀胱开合适度,则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