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常用医学检査指标的解读
考点一、血常规检査
【例題1.A型题】(2018)可引起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的药物是()。
A. 氯苯那敏
B.碳酸氢钠
C.坎地沙坦
D. 头孢氨苄
E.地塞米松
【答案】D
[解析]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①过敏性疾 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 性水肿、)②皮肤病与寄生虫病③血液病④药物: 头孢类药物⑤恶性肿瘤⑥传染病⑦其他。选项D正 确当选。
【例題2. A型題】(2016)患者,女,62岁, 患有2型糖尿病,平时未规律监测血糖,今日来院 复查,欲了解近3个月内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应 监测的指标是()。
A. 血红蛋白
B.糖化血红蛋白
C. 空腹血糖
D.餐后2小时血糖
E. 总胆固醇
[答案]B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测定前3月内的平 均血糖水平,且用于糖尿病患者用药的疗效观察和 用药监测。选项B正确当选。
【例題3. B型題】(2017)
A. 血红蛋白减少
B.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C. 中性粒细胞增多
D.红细胞增多
E.血小板增多
1. 缺铁性贫血患者常表现为()。
2. 过敏性皮炎患者常表现为()。
3. 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患者常表现为()。
【答案】ABC
[解析](1)血红蛋白减少可判断贫血的程度。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①过敏性疾病②皮肤病与 寄生虫病③血液病④药物:头孢类药物⑤恶性肿瘤 ⑥传染病⑦其他。(3)中性粒细胞增加:①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②中毒: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糖 尿病酸中毒;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汞中毒、铅中毒 (早期)等;③急性大出血;④白血病、骨髓增殖 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⑤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 积烧伤、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选项ABC 正确当选。
【例翅4. B型題】(2016)
A. 血红蛋白减少
B. 中性粒细胞增多
C.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血小板计数增多
E.淋巴细胞增多
1. 贫血患者常出现()。
2. 水痘患者常出现()。
3. 荨麻疹患者常出现()。
【答案】AEC
[解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称为贫血。 淋巴细胞增多:水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 疾病如荨麻疹。选项AEC正确当选。
【例題5. X型题】(2018)患者男,28岁,血 常规,白细胞计数13. 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86. 9%.可导致这种血象变化的情况有()。
A.带状疱疼
B.流行性感冒
C.细菌性感染
D. 过敏性疾病
E.骨髓增殖性疾病
【答案】CE
[解析]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所占百分率正常 为50%-70%,患者体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增加。中 性粒细胞增加的情况:①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球 菌感染);②中毒: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 中毒;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汞中毒、铅中毒(早期) 等;③急性大出血;④白血病、骨髄增殖性疾病及 恶性肿瘤等;⑤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 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选项CE正确当 选。
【例題6. B型題】(2015)
A. 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B. 中性粒细胞增多
C.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 血小板增多
E.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1. 细菌感染患者可出现()。
2. 过敏疾病患者可出现()。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医学检查的指标。 (1)中性粒细胞增加: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为 中性粒细胞增加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各种球菌感 染最为明显。(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 皮肤病与寄生虫病、血液病等。选项BC正确当选。
考点二、肝肾功能检査
【例题1. A型題】(2016)患者,男,58岁, 患有高胆固醇血症,长期服用辛伐他汀40mg qd, 患者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的生化指标是()。
A. BUN
B. Hb
C. ALT
D. RBC
E. PLT 【答案】C
[解析]血脂调节药,应用羟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连续1年以上者有2%〜 5%可观察到无症状的AST及ALT异常。选项C正确 当选。
考点三、肾功能检査
【例題1. A型題】(2015)患者,男,体检发 现血清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其他生化指标正 常,该患者最可能患有()。
A.心脏疾病
B.肝脏疾病
C.肾脏疾病
D. 血液疾病
E.感染性疾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 氮升高,血肌酐升高是肾功能不全的表现,选项c 正确当选。
考点四、乙肝血清免疫学检査
【例題1.A型題】(2015)接种乙肝疫功后,
血清免疫学检查可呈阳性反应指标是()。
A.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B.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C.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D.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E.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 查。HBsAb阳性见于(1)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既往曾 感染过HBV,现己恢复,且对HBV具有一定的免疫 力。(2)接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效果。选项B正确当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