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伍选择题
1、A.反映中药的炮制要求
B.反映中药的产地要求
C.反映中药的色、味
D.反映中药的采时、新陈
E.反映中药的品质要求
<1> 、处方中书写明天麻是
A B C D E
<2> 、处方中书写怀山药是
A B C D E
<3> 、处方中书写鲜芦根是
A B C D E
<4> 、处方中书写紫丹参是
A B C D E
2、A.生姜
B.黄酒
C.大枣
D.蜂蜜
E.淡盐水
中成药与药引的联用
<1> 、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的腰痛宁,宜用哪种药引送服,以行药势,直达病所
A B C D E
<2> 、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宜用哪种药引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
A B C D E
3、A.岩风
B.杠柳皮
C.莎草根
D.烈朴
E.二丑
<1> 、香附的别名是
A B C D E
<2> 、前胡的别名是
A B C D E
4、A.知母、贝母
B.赤芍、白芍
C.生地、熟地
D.羌活、独活
E.蒲公英、紫花地丁
处方中写
<1> 、赤白芍
A B C D E
<2> 、二地丁
A B C D E
5、A.广豆根
B.番木鳖
C.双花
D.仙灵脾
E.莎草根
以下药材的别名是
<1> 、山豆根的别名是
A B C D E
<2> 、马钱子的别名是
A B C D E
6、A.坤草子
B.续随子
C.大腹子
D.鼠黏子
E.莱腹子
<1> 、千金子的别名是
A B C D E
<2> 、牛蒡子的别名是
A B C D E
<3> 、茺蔚子的别名是
A B C D E
7、A.双花
B.仙灵脾
C.莎草根
D.广豆根
E.番木鳖
以下药材的别名是
<1> 、山豆根的是
A B C D E
<2> 、马钱子的是
A B C D E
<3> 、金银花的是
A B C D E
<4> 、淫羊藿的是
A B C D E
8、A.醒头草
B.莎草根
C.地血
D.七叶一枝花
E.国老
<1> 、茜草的别名
A B C D E
<2> 、甘草的别名
A B C D E
<3> 、佩兰的别名
A B C D E
<4> 、香附的别名
A B C D E
9、A.莎草根
B.蚤休
C.米壳
D.梭罗子
E.紫参
<1> 、罂粟壳的别名是
A B C D E
<2> 、娑罗子的别名是
A B C D E
10、A.岩风
B.杠柳皮
C.紫油
D.烈朴
E.二丑
<1> 、牵牛子的别名是
A B C D E
<2> 、香加皮的别名是
A B C D E
11、A.广豆根
B.番木鳖
C.双花
D.仙灵脾
E.莎草根
<1> 、淫羊藿又名
A B C D E
<2> 、金银花又名
A B C D E
12、A.淡盐水
B.姜汤
C.米汤
D.黄酒
E.清茶
<1> 、内服大补阴丸宜用的药引是
A B C D E
<2> 、内服四神丸宜用的药引是
A B C D E
13、A.睡前服
B.饭前服
C.饭后服
D.空腹服
E.顿服
<1> 、滋补药宜
A B C D E
<2> 、驱虫药宜
A B C D E
14、A.空腹服
B.饭前服
C.饭后服
D.发作前服
E.睡前服
<1> 、滋补药宜
A B C D E
<2> 、安眠药宜
A B C D E
<3> 、抗疟药宜
A B C D E
<4> 、健胃药宜
A B C D E
15、A.地榆
B.酸枣仁
C.枳壳
D.龟甲
E.补骨脂
<1>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是
A B C D E
<2>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是
A B C D E
<3>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烫制品的是
A B C D E
16、A.热服
B.冷服
C.空腹服
D.饭后服
E.饭前服
<1> 、热性病者宜
A B C D E
<2> 、泻下药宜
A B C D E
<3> 、健胃药宜
A B C D E
<4> 、滋补药宜
A B C D E
17、A.清茶
B.淡盐水
C.焦三仙汤
D.米汤
E.姜汤
<1> 、藿香正气丸的药引子是
A B C D E
<2> 、六味地黄丸的药引子是
A B C D E
<3> 、川芎茶调散的药引子是
A B C D E
<4> 、更衣丸的药引子是
A B C D E
18、A.砒霜
B.犀角
C.丁香
D.硫磺
E.荆三棱
<1> 、中药“十九畏”中,芒硝畏
A B C D E
<2> 、中药“十九畏”中,水银畏
A B C D E
19、A.浙贝
B.丹参
C.半夏
D.贝母
E.甘遂
<1> 、藜芦反
A B C D E
<2> 、甘草反
A B C D E
20、A.发汗药
B.温热药
C.泻下药
D.利湿药
E.开窍药
<1> 、体虚多汗者,忌用
A B C D E
<2> 、脾胃虚寒者,忌用
A B C D E
<3> 、阴虚津亏者,忌用
A B C D E
<4> 、火热内炽者,忌用
A B C D E
21、A.人参归脾丸
B.枣仁安神胶囊
C.癃闭舒胶囊
D.血府逐瘀胶囊
E.清肝利胆胶囊
<1> 、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2>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22、A.黄酒
B.米汤
C.清茶
D.淡盐水
E.鲜芦根汤
<1> 、更衣丸宜选用的“药引”是
A B C D E
<2> 、活络丹宜选用的“药引”是
A B C D E
<3> 、六味地黄丸选用的“药引”是
A B C D E
<4> 、银翘解毒丸选用的“药引”是
A B C D E
23、A.硫黄
B.牵牛
C.水银
D.郁金
E.密陀僧
<1> 、中药“十九畏”中,狼毒畏
A B C D E
<2> 、中药“十九畏”中,丁香畏
A B C D E
24、A.苋菜
B.生葱
C.萝卜
D.鳖肉
E.陈醋
<1> 、服用薄荷,忌
A B C D E
<2> 、服用蜂蜜,忌
A B C D E
25、A.甘草
B.麻黄
C.升麻
D.麦芽
E.马兜铃
<1> 、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A B C D E
<2> 、授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
A B C D E
<3> 、虚喘者慎用
A B C D E
<4> 、湿盛水肿者忌用
A B C D E
26、A.淡渗利湿药
B.破血逐瘀药
C.涩肠止泻药
D.固表止汗药
E.苦寒清热药
<1> 、阴虚内热者慎用
A B C D E
<2> 、阴虚津亏者忌用
A B C D E
27、A.淡渗利湿药
B.破血逐瘀药
C.涩肠止泻药
D.固表止汗药
E.苦寒清热药
<1> 、表邪未解者忌
A B C D E
<2> 、湿热泻痢者忌
A B C D E
28、A.莪术
B.半枝莲
C.半边莲
D.白茅根
E.白附子
<1> 、孕妇禁用的中药是
A B C D E
<2> 、孕妇慎用的中药是
A B C D E
29、A.当归
B.槟榔
C.全蝎
D.红花
E.香附
<1> 、属于妊娠禁用中药的是
A B C D E
<2> 、属于妊娠慎用中药的是
A B C D E
30、A.桔梗
B.莪术
C.柴胡
D.乳香
E.狗脊
<1> 、孕妇慎用的中药是
A B C D E
<2> 、孕妇禁用的中药是
A B C D E
31、A.甘草
B.麻黄
C.黄药子
D.马兜铃
E.麦芽
<1> 、体虚多汗者忌用
A B C D E
<2> 、湿盛水肿者忌用
A B C D E
<3> 、肝功能不全者忌用
A B C D E
<4> 、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A B C D E
32、A.寒凉药
B.开窍药
C.发汗药
D.温热药
E.涩肠止泄药
<1> 、体虚多汗者忌用
A B C D E
<2> 、阳虚里寒者忌用
A B C D E
<3> 、阴虚火旺者忌用
A B C D E
<4> 、湿热泻痢者忌用
A B C D E
33、A.牵牛子
B.郁金
C.三棱
D.五灵脂
E.海藻
<1> 、人参畏
A B C D E
<2> 、巴豆畏
A B C D E
<3> 、丁香畏
A B C D E
<4> 、芒硝畏
A B C D E
34、A.海藻
B.半夏
C.甘遂
D.芫花
E.苦参
<1> 、十八反中,乌头反
A B C D E
<2> 、十八反中,藜芦反
A B C D E
35、A.补虚药
B.开窍药
C.止泻药
D.止汗药
E.苦寒药
<1> 、脱证神昏者忌
A B C D E
<2> 、邪实而正不虚者忌
A B C D E
36、A.白萝卜
B.鳖肉
C.陈醋
D.羊肉
E.生葱
<1> 、薄荷忌
A B C D E
<2> 、蜂蜜忌
A B C D E
37、A.油腻食物
B.浓茶白酒
C.生冷食物
D.苦寒食物
E.发菜食品
<1> 、服镇静安眠药忌
A B C D E
<2> 、高热患者忌服
A B C D E
38、A.海藻
B.半夏
C.人参
D.川乌
E.川贝
<1> 、十八反中,甘草反
A B C D E
<2> 、十八反中,藜芦反
A B C D E
39、A.苋菜
B.生葱
C.萝卜
D.鳖肉
E.陈醋
<1> 、服用茯苓,忌
A B C D E
<2> 、服用人参,忌
A B C D E
40、A.海藻
B.细辛
C.芫花
D.甘遂
E.天花粉
<1> 、藜芦反
A B C D E
<2> 、附子反
A B C D E
41、A.丹参
B.细辛
C.芫花
D.芍药
E.白蔹
<1> 、甘草反
A B C D E
<2> 、草乌反
A B C D E
42、A.补骨脂
B.柏子仁
C.半夏
D.当归
E.马兜铃
<1> 、处方药名注姜制,需调配姜制品的是
A B C D E
<2> 、处方药名注霜制,需调配制霜品的是
A B C D E
43、A.三棱、莪术
B.沙苑子、刺蒺藜
C.杏仁、桃仁
D.荆芥、荆芥穗
E.制川乌、制草乌
处方中写
<1> 、全荆芥应付
A B C D E
<2> 、潼白蒺藜应付
A B C D E
44、A.补骨脂
B.延胡索
C.自然铜
D.炮姜
E.吴茱萸
<1>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制),需调配炮制品的是
A B C D E
<2>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醋炙品的是
A B C D E
45、A.知母、贝母
B.赤芍、白芍
C.生地、熟地
D.羌活、独活
E.蒲公英、紫花地丁
处方中写
<1> 、二母应付
A B C D E
<2> 、二地应付
A B C D E
46、A.栀子
B.延胡索
C.自然铜
D.木香
E.吴茱萸
<1> 、处方药名注煨,需调配煨制品的是
A B C D E
<2> 、处方药名注焦,需调配炒焦品的是
A B C D E
47、A.补骨脂
B.柏子仁
C.自然铜
D.炮姜
E.马兜铃
<1>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煅),需调配煅制品的是
A B C D E
<2>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炭),需调配炭制品的是
A B C D E
48、A.补骨脂
B.柏子仁
C.半夏
D.当归
E.马兜铃
<1>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应调配蜜炙的是
A B C D E
<2>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应调配盐炙的是
A B C D E
49、A.远志
B.枳壳
C.厚朴
D.枇杷叶
E.酸枣仁
<1>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是
A B C D E
<2>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是
A B C D E
50、A.黄药子
B.马兜铃
C.麦芽
D.甘草
E.升麻
<1> 、湿盛胀满忌用
A B C D E
<2> 、麻疹已透忌用
A B C D E
<3> 、肝功能障碍者忌用
A B C D E
<4> 、肾病患者忌用
A B C D E
51、A.郁金
B.藜芦
C.甘遂
D.草乌
E.三棱
<1> 、不宜与芒硝同用的药物是
A B C D E
<2> 、不宜与丁香同用的药物是
A B C D E
<3> 、不宜与甘草同用的药物是
A B C D E
52、A.双花
B.仙灵脾
C.莎草根
D.广豆根
E.番木鳖
<1> 、淫羊藿的别名是
A B C D E
<2> 、金银花的别名是
A B C D E
53、A.健胃消食片
B.枣仁安神胶囊
C.癃闭舒胶囊
D.血府逐瘀胶囊
E.清肝利胆胶囊
<1> 、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2>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54、A.血竭粉
B.牛黄
C.罂粟壳
D.阿魏
E.龟甲
<1> 、为防止灰尘污染不宜放在一般药斗内的药是
A B C D E
<2> 、属贵细药品不能存放在一般药斗内的药是
A B C D E
<3> 、有恶劣气味不能与其他药同装一斗的药是
A B C D E
<4> 、属特殊管理药品需专柜存放的药是
A B C D E
55、A.瓜蒌、黄连
B.地骨皮、千年健
C.篇蓄、瞿麦
D.龙骨、艾炭
E.玄明粉、荆三棱
<1> 、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装于一斗或上下药斗中
A B C D E
<2> 、按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排列,可同放于一个斗中
A B C D E
56、A.黄芩、黄连
B.地骨皮、千年健
C.牡丹皮、五加皮
D.龙骨、艾炭
E.灯心草与通草
<1> 、多放在斗架的较下层
A B C D E
<2> 、多放在斗架最底层的大药斗内
A B C D E
57、A.十滴水
B.柏子养心丸
C.开胃健脾丸
D.川贝止咳露
E.防风通圣丸
<1>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2> 、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58、A.熟地、黄精
B.酸枣仁、远志
C.金银花、天花粉
D.菟丝子、车前子
E.当归、砂仁
<1> 、下列常作为“药对”配伍使用的是
A B C D E
<2> 、形状类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不能装于一个药斗中
A B C D E
59、A.人参归脾丸
B.枣仁安神胶囊
C.癃闭舒胶囊
D.血府逐瘀胶囊
E.清肝利胆胶囊
<1> 、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2>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60、A.人参归脾丸
B.麝香保心丸
C.防风通圣丸
D.生脉饮
E.香砂养胃丸
<1> 、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2> 、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
A B C D E
61、A.生石膏
B.徐长卿
C.葶苈子
D.羚羊角
E.阿胶
<1> 、需后下的药是
A B C D E
<2> 、需包煎的药是
A B C D E
<3> 、需先煎的药是
A B C D E
<4> 、需另煎的药是
A B C D E
62、A.阿胶
B.砂仁
C.西红花
D.雷丸
E.车前子
<1> 、需后下的药是
A B C D E
<2> 、需包煎的药是
A B C D E
<3> 、需另煎的药是
A B C D E
<4> 、需研末冲服的药是
A B C D E
63、A.生石膏
B.鱼腥草
C.六一散
D.西红花
E.雷丸
<1> 、需先煎的饮片是
A B C D E
<2> 、需后下的饮片是
A B C D E
<3> 、需包煎的饮片是
A B C D E
<4> 、需冲服的饮片是
A B C D E
64、A.羚羊角粉
B.葶苈子
C.鳖甲
D.白豆蔻
E.葛根
<1> 、需先煎的饮片是
A B C D E
<2> 、需包煎的饮片是
A B C D E
<3> 、需冲服的饮片是
A B C D E
<4> 、需后下的饮片是
A B C D E
65、A.鹿角霜
B.鹿角胶
C.蒲黄
D.砂仁
E.当归
<1> 、需包煎的药是
A B C D E
<2> 、需后下的药是
A B C D E
<3> 、需烊化的药是
A B C D E
<4> 、需用先煎的药是
A B C D E
66、A.5~10min
B.10~15min
C.30min
D.20~40min
E.2h
<1> 、解表药第一煎的时间是沸后
A B C D E
<2> 、滋补药沸后煎煮的时间是
A B C D E
<3> 、人参需要另煎,一般煎煮时间为
A B C D E
<4> 、砂仁的煎煮时间为
A B C D E
67、A.降香
B.鹿角霜
C.海金沙
D.西红花
E.紫河车
<1> 、宜先煎的饮片是
A B C D E
<2> 、宜另煎的饮片是
A B C D E
<3> 、宜后下的饮片是
A B C D E
<4> 、宜包煎的饮片是
A B C D E
68、A.羚羊角
B.葶苈子
C.鳖甲
D.豆蔻
E.葛根
<1> 、宜先煎的中药饮片是
A B C D E
<2> 、宜后下的中药饮片是
A B C D E
<3> 、宜包煎的中药饮片是
A B C D E
<4> 、宜冲服的中药饮片是
A B C D E
69、A.阿胶
B.砂仁
C.西红花
D.雷丸
E.车前子
<1> 、需后下的药物是
A B C D E
<2> 、需包煎的药是
A B C D E
70、A.0.03~0.06g
B.0.05~0.1g
C.0.3~0.6g
D.1~2g
E.0.5~1.5g
<1> 、生甘遂的内服量应控制在
A B C D E
<2> 、洋金花的内服量应控制在
A B C D E
<3> 、斑蝥的内服量应控制在
A B C D E
<4> 、雄黄的内服量应控制在
A B C D E
参考答案
二、配伍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品质类中药 药材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疗效,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材的质量优劣,医师处方对药品质量提出了要求。如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产地类中药 中药讲究地道药材,医师在药名前常标明产地。如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采时、新陈类中药 药材的质量与采收季节密切相关,有的以新鲜者为佳,有的以陈久者为佳。医师处方对此也有不同要求。如绵茵陈(质嫩)、陈香橼、陈佛手、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等。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颜色、气味类中药 药材的颜色和气味也与质量密切相关。如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等。
2、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等病证,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常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以行药势,直达病所;用于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冲水送服,以增其润肠和中之效;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香附的别名是香附子、莎草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前胡的别名是信前胡、岩风。
4、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二母指的是知母、贝母,二地指的是生地、熟地,赤白芍指的是赤芍、白芍,而二地丁指的是蒲公英、紫花地丁。
5、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马钱子——番木鳖、马前、马前子
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
淫羊藿——仙灵脾
6、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常见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千金子异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滩板救。牛蒡子异名:恶实,鼠黏子,黍黏子。茺蔚子异名:益母草子,坤草子,小胡麻。
7、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马钱子——番木鳖、马前、马前子
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
淫羊藿——仙灵脾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茜草:地血、活血丹、血见愁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艾叶:炙草、冰台 与甘草的炮制品炙甘草区别开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佩兰:省头草 醒头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香附:莎草根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罂粟壳的别名是米壳、御米壳。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娑罗子的别名是梭罗子。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牵牛子的别名是黑丑、白丑、二丑、黑白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香加皮的别名是北五加皮、杠柳皮、臭五加皮。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马钱子——番木鳖、马前、马前子
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
淫羊藿——仙灵脾
【正确答案】 C
12、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常见中成药的用法。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可以用淡盐水送服,它可引药入肾,增强滋阴补肾的作用;更衣丸、消渴丸、四神丸等,以米汤送服可起协调作用。
13、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中成药的内服用法。
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眠药宜睡前服。健胃药及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
14、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药品治疗疾病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病情和药效,服药时间有饭前、饭后和早晚的区别。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眠药宜睡前服,抗疟药宜在发作前1~2h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均应略有间隔,以免影响疗效。
15、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常见处方应付实例。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紫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麸炒品,如僵蚕、白术、枳壳等。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烫制品,如龟甲、鳖甲、穿山甲等。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寒性病服温热药时要忌生冷食物;热性病服寒凉药时要忌食辛辣食物。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眠药宜睡前服,抗疟药宜在发作前l~2小时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眠药宜睡前服,抗疟药宜在发作前l~2小时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眠药宜睡前服,抗疟药宜在发作前l~2小时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
17、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黄酒因其味辛性温,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的作用,故常被作为“药引”,如大活络丹、牛黄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等可用黄酒送服,一般用量为15~20g。生姜具有散寒、温胃止呕作用,可用生姜切片煎汤作为“药引”,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汤送服,以增强疗效。食盐味咸,能引药入肾,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可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引药入肾,增强滋阴补肾的作用。清热导滞的至宝锭用焦三仙煎汤送服,以增强消导之功。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丸用鲜芦根煎汤送服,取其清热透表生津的协同作用。川芎茶调散用清茶送服,取其清热之效。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汤送服,取其保护胃气等。
18、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十九畏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19、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萎(全瓜蒌、瓜萎皮、瓜萎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20、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如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药,以免加重出汗而伤阴津;阳虚里寒者,忌用寒凉药,以免再伤阳生寒;阴虚内热者,慎用苦寒清热药,以免苦燥伤阴;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苦寒或泻下药,以免再伤脾胃;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以免加重津液的耗伤;火热内炽和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以免助热伤阴;妇女月经过多及崩漏者,忌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加重出血;脱证神昏者,忌用香窜的开窍药,以免耗气伤正;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以免闭门留邪;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药,以免妨碍发汗解表;湿热泻痢者,忌用涩肠止泻药,以免妨碍清热解毒、燥湿止痢。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用、忌用的主要品种有:二十七味定坤丸、十一味能消丸、十二味翼首散、十香返生丸、十滴水(软胶囊)、七厘胶囊(散)、人参再造丸、九气拈痛丸、九分散、九味肝泰胶囊、九制大黄丸、三七片、三七伤药片(胶囊、颗粒)、三七血伤宁胶囊、三两半药酒、大七厘散、大川芎口服液、大黄清胃丸、大黄(庶虫)虫丸、山楂化滞丸、小金丸(片、胶囊)、小活络丸、马钱子散、开胸顺气丸(胶囊)、天菊脑安胶囊、天麻祛风补片、天舒胶囊、云南白药(胶囊)、云香祛风止痛酊、木瓜丸、木香槟榔丸、五味麝香丸、比拜克胶囊、止咳宝片、止痛化癥胶囊(片)、止痛紫金丸、少腹逐瘀丸、中华跌打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宫丸、牛黄解毒丸(片、软胶囊、胶囊)、片仔癀(胶囊)、化癥回生片、丹桂香颗粒、丹蒌片、风湿马钱片、风湿定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双离拐片、乌梅丸、六味安消散(胶囊)、六味香连胶囊、心宁片、心脑康胶囊、心脑宁胶囊、心脑静片、心通口服液、心舒胶囊、玉泉胶囊(颗粒)、玉真散、龙泽熊胆胶囊、平消片(胶囊)、白蚀丸、瓜霜退热灵胶囊、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禁内服、忌擦腹部)、地榆槐角丸、再造丸、西黄丸、当归龙荟丸、伤痛宁片、华佗再造丸、血府逐瘀胶囊(丸、口服液)、血美安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片)、壮骨关节丸、壮骨伸筋胶囊、庆余辟瘟丹、关节止痛膏、安宫止血颗粒、如意定喘片、妇炎康片、妇科千金胶囊、妇科通经丸、红灵散、坎离砂、花红胶囊、芪冬颐心颗粒、芪蛭降糖胶囊、克咳片、克痢痧胶囊、苏合香丸、医痫丸、尪痹颗粒(片)、抗宫炎胶囊、抗栓再造丸、利胆排石片(颗粒)、利膈丸、伸筋丹胶囊、伸筋活络丸、肛泰软膏、龟龄集、沈阳红药胶囊、补肾益脑丸、灵宝护心丹、尿塞通片、阿魏化痞膏、附桂骨痛片(胶囊、颗粒)、纯阳正气丸、肾炎康复片、肾衰宁胶囊、国公酒、季德胜蛇药片、金佛止痛丸、金黄利胆胶囊、金蒲胶囊、乳块消片(胶囊、颗粒)、乳疾灵颗粒、乳癖散结胶囊、周氏回生丸、治伤胶囊、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参附强心丸、茵芪肝复颗粒、荡石胶囊、按摩软膏、胃肠复元膏、骨友灵搽剂、骨折挫伤胶囊、骨刺丸、骨刺宁胶囊、复方牛黄消炎胶囊、复方牛黄清胃丸、复方珍珠散、复方夏天无片、复方益肝丸、保妇康栓、追风透骨丸、独圣活血片、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宫瘤清胶囊、冠心苏合丸、祛风止痛片、祛伤消肿酊、神香苏合丸、桂枝茯苓胶囊、根痛平颗粒、脑立清丸(胶囊)、狼疮丸、益心丸、益母丸、益母草口服液(颗粒、膏)、消肿止痛酊、消络痛片(胶囊)、消渴灵片、消糜栓、调经止痛片、通天口服液、通心络胶囊、通幽润燥丸、通窍镇痛散、通痹片、桑葛降脂丸、梅花点舌丸、控涎丸、银屑灵膏、得生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清宁丸、清泻丸、清眩治瘫丸、清脑降压片(胶囊、颗粒)、清淋颗粒、颈复康颗粒、紫金锭、紫雪散、暑症片、跌打丸、跌打活血散、舒筋丸、舒筋活血定痛散、痧药、痛经丸、疏风定痛丸、暖脐膏、腰痛丸(片)、腰痛宁胶囊、腰痹通胶囊、瘀血痹胶囊(颗粒)、槟榔四消丸(大蜜丸、水丸)、鲜益母草胶囊、熊胆救心丸(熊胆救心丹)、醒脑再造胶囊、礞石滚痰丸、麝香风湿胶囊、麝香抗栓胶囊、麝香保心丸、麝香舒活搽剂(麝香舒活精)、麝香镇痛膏、蠲哮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慎用的主要品种有:十香止痛丸、三妙丸、三黄片、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山玫胶囊、川芎茶调丸(散、片、颗粒)、女金丸、马应龙八宝眼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天麻丸、木瓜分气丸、木香顺气丸、五虎散、少林风湿跌打膏、牛黄上清丸(片、软胶囊、胶囊)、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片(颗粒)、分清五淋丸、丹七片、丹红化瘀口服液、风痛安胶囊、乌军治胆片、乌蛇止痒丸、心可舒片、心荣口服液、正心泰片(胶囊)、四方胃片、四妙丸、白癜风胶囊、朴沉化郁丸、当归拈痛丸、竹沥达痰丸、伤湿止痛膏、华山参片、血脂康胶囊、灯台叶颗粒、安宫牛黄丸(散)、安宫降压丸、防风通圣丸(颗粒)、妇乐颗粒、妇炎净胶囊、妇科分清片、妇康宁片、芪冬颐心口服液、芪参益气滴丸、抗骨髓炎片、抗感口服液(颗粒)、利胆片、利鼻片、沉香化气丸、补脾益肠丸、附子理中丸(片)、枣仁安神胶囊、明目上清片、固本统血颗粒、乳宁颗粒、乳核散结片、乳康胶囊、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京万红软膏、泻痢消胶囊、珍黄胶囊(珍黄丸)、荜铃胃痛颗粒、栀子金花丸、胃乃安胶囊、胃脘舒颗粒、胃康胶囊、骨仙片、复方大青叶合剂、复方川贝精片、复方丹参片(颗粒、滴丸)、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陈香胃片、复方青黛丸、复方珍珠暗疮片、复方蛤青片、复方滇鸡血藤膏(复方鸡血藤膏)、复明片、保心片、胆石通胶囊、独一味胶囊(片)、养心氏片、活血止痛膏、活血通脉片、穿龙骨刺片、冠心生脉口服液、祛风舒筋丸、祖师麻片、桂附理中丸、速效牛黄丸、夏天无片、健胃片、健脑丸(胶囊)、益脑宁片、消痤丸、消渴平片、烫伤油、诺迪康胶囊、通关散、通脉养心口服液、黄疸肝炎丸、黄连上清丸(片)、麻仁滋脾丸、痔宁片、痔炎消颗粒、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水丸、大蜜丸)、清咽润喉丸、清膈丸、越鞠保和丸、跌打镇痛膏、舒心口服液(糖浆)、舒肝丸、舒肝平胃丸、舒胸片(胶囊)、舒筋活络酒、痛风定胶囊、湿毒清胶囊、强肾片、疏痛安涂膜剂、腰痛宁胶囊、腰痹通胶囊、稳心颗粒(片、胶囊)、鼻炎康片、鼻咽灵片、镇心痛口服液、糖脉康颗粒、麝香祛痛气雾剂(搽剂)、麝香痔疮栓、麝香跌打风湿膏。
22、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般中成药均以温开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药用配伍适当的“药引”送服,以增强疗效或起协同作用。
黄酒因其味辛性温,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的作用,故常被作为“药引”,如大活络丹、牛黄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等可用黄酒送服,一般用量为15~20g。生姜具有散寒、温胃止呕作用,可用生姜切片煎汤作为“药引”,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汤送服,以增强疗效。食盐味咸,能引药入肾,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可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引药入肾,增强滋阴补肾的作用。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丸用鲜芦根煎汤送服,取其清热透表生津的协同作用。川芎茶调散用清茶送服,取其清热之效。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汤送服,取其保护胃气等。
23、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十九畏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爁又称燀,指放水加热微沸,如桃仁、苦杏仁去皮即用此法。
24、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古人曾认为常山忌葱;地黄、首乌忌葱、蒜、白萝卜;人参忌白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蜜忌生葱。
25、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力较强的麻黄;虚喘、高血压及失眠患者,慎用麻黄;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有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授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麦芽;等等。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A
26、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阴虚内热者,慎用苦寒清热药,以免苦燥伤阴;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以免加重津液的耗伤。
27、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药,以免妨碍发汗解表;湿热泻痢者,忌用涩肠止泻药,以免妨碍清热解毒、燥湿止痢。
2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禁用中药有: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京大戟、闹羊花、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蜈蚣、罂粟壳、麝香。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慎用中药有:人工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制川乌、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木鳖子、牛黄、牛膝、片姜黄、艾片(左旋龙脑)、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没药、附子、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制草乌、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薏苡仁、瞿麦、蟾酥。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禁用中药有: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京大戟、闹羊花、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蜈蚣、罂粟壳、麝香。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慎用中药有:人工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制川乌、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木鳖子、牛黄、牛膝、片姜黄、艾片(左旋龙脑)、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没药、附子、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制草乌、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薏苡仁、瞿麦、蟾酥。
3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慎用中药有:人工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制川乌、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木鳖子、牛黄、牛膝、片姜黄、艾片(左旋龙脑)、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没药、附子、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制草乌、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薏苡仁、瞿麦、蟾酥。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禁用中药有: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京大戟、闹羊花、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蜈蚣、罂粟壳、麝香。
3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如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药,以免加重出汗而伤阴津;阳虚里寒者,忌用寒凉药,以免再伤阳生寒;阴虚内热者,慎用苦寒清热药,以免苦燥伤阴;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苦寒或泻下药,以免再伤脾胃;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以免加重津液的耗伤;火热内炽和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以免助热伤阴;妇女月经过多及崩漏者,忌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加重出血;脱证神昏者,忌用香窜的开窍药,以免耗气伤正;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以免闭门留邪;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药,以免妨碍发汗解表;湿热泻痢者,忌用涩肠止泻药,以免妨碍清热解毒、燥湿止痢。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D
3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药,以免加重出汗而伤阴津;阳虚里寒者,忌用寒凉药,以免再伤阳生寒;阴虚内热者,慎用苦寒清热药,以免苦燥伤阴;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苦寒或泻下药,以免再伤脾胃;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以免加重津液的耗伤;火热内炽和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以免助热伤阴;妇女月经过多及崩漏者,忌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加重出血;脱证神昏者,忌用香窜的开窍药,以免耗气伤正;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以免闭门留邪;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药,以免妨碍发汗解表;湿热泻痢者,忌用涩肠止泻药,以免妨碍清热解毒、燥湿止痢。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E
33、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十九畏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爁又称燀,指放水加热微沸,如桃仁、苦杏仁去皮即用此法。煿,火干也,即今日之烘干法。炙,加液体辅料炒。
34、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35、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苦寒或泻下药,以免再伤脾胃;火热内炽和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以免助热伤阴;妇女月经过多及崩漏者,忌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加重出血;脱证神昏者,忌用香窜的开窍药,以免耗气伤正;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以免闭门留邪。
3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服药期间,不宜吃与药性相反或影响治疗的食物,因为各种食物与药物一样,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要使忌口适宜,必须根据疾病和药物的性能特点来考虑。这样有利于发挥药效,缩短病程,早日恢复健康,如古人曾认为常山忌葱;地黄、首乌忌葱、蒜、白萝卜;人参忌白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蜜忌生葱。
【正确答案】 E
37、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寒性病服温热药时要忌生冷食物;热性病服寒凉药时要忌食辛辣食物。服镇静安神药时,忌食辛辣、酒、浓茶等刺激和兴奋中枢神经的食物。服人参等滋补药时要忌饮茶,高热患者忌食油腻。
38、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39、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古人曾认为常山忌葱;地黄、首乌忌葱、蒜、白萝卜;人参忌白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蜜忌生葱。
40、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萎(全瓜蒌、瓜萎皮、瓜萎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41、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萎(全瓜蒌、瓜萎皮、瓜萎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42、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处方直接写药名,应调配盐制的药材有补骨脂、益智仁;处方直接写药名,应调配蜜制的药材有枇杷叶、马兜铃等;处方注明要姜制,需调配姜制品,如半夏;处方注明制霜,需调配制霜品,药材有柏子仁。
43、
【正确答案】 D
【该题针对“处方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570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潼白蒺藜指的是沙苑子、刺蒺藜,二乌指的是制川乌、制草乌,棱术指的是三棱、莪术,全荆芥指的是荆芥、荆芥穗,桃杏仁指的是杏仁、桃仁。
4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制),需调配炮制品,如草乌(水制)、川乌(水制)、天南星(矾制)、附子(炮制)、吴茱萸(甘草水制)、远志(甘草水制去心)、厚朴(姜制)、何首乌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醋炙品,如延胡索等。
45、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二母指的是知母、贝母,二地指的是生地、熟地,赤白芍指的是赤芍、白芍,而二地丁指的是蒲公英、紫花地丁。
4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处方药名注煨,需调配煨制品,如煨木香等。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处方药名注焦,需调配炒焦品,如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焦栀子等。
4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煅),需调配煅制品,如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炭),需调配炭制品,如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等。
4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处方直接写药名,应调配盐制的药材有补骨脂、益智仁;处方直接写药名,应调配蜜制的药材有枇杷叶、马兜铃等;处方注明要姜制,需调配姜制品,如半夏;处方注明制霜,需调配制霜品,药材有柏子仁。
【正确答案】 A
49、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处方应付。
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清炒品的是酸枣仁。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麸炒品的是枳壳。
50、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证候禁忌。
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有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授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麦芽。
5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配伍禁忌
1.“十八反”配伍禁忌
■ 半蒌贝蔹及攻乌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
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
■ 藻戟芫遂俱战草
甘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甘遂;
■ 诸参辛芍叛藜芦
藜芦
反诸参(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2. “十九畏”配伍禁忌
十九畏——9组19味相反药
■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
■ 水银莫与砒霜见
水银畏砒霜
■ 狼毒最怕密陀僧
狼毒畏密陀僧
■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
■ 丁香莫与郁金见
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
■ 牙硝难合荆三棱
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
■ 川乌草乌不顺犀
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
■ 人参最怕五灵脂
人参畏五灵脂
■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官桂畏石脂
【该题针对“处方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563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配伍禁忌
1.“十八反”配伍禁忌
■ 半蒌贝蔹及攻乌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
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
■ 藻戟芫遂俱战草
甘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甘遂;
■ 诸参辛芍叛藜芦
藜芦
反诸参(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2. “十九畏”配伍禁忌
十九畏——9组19味相反药
■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
■ 水银莫与砒霜见
水银畏砒霜
■ 狼毒最怕密陀僧
狼毒畏密陀僧
■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
■ 丁香莫与郁金见
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
■ 牙硝难合荆三棱
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
■ 川乌草乌不顺犀
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
■ 人参最怕五灵脂
人参畏五灵脂
■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官桂畏石脂
【该题针对“处方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563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配伍禁忌
1.“十八反”配伍禁忌
■ 半蒌贝蔹及攻乌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
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
■ 藻戟芫遂俱战草
甘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甘遂;
■ 诸参辛芍叛藜芦
藜芦
反诸参(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2. “十九畏”配伍禁忌
十九畏——9组19味相反药
■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
■ 水银莫与砒霜见
水银畏砒霜
■ 狼毒最怕密陀僧
狼毒畏密陀僧
■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
■ 丁香莫与郁金见
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
■ 牙硝难合荆三棱
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
■ 川乌草乌不顺犀
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
■ 人参最怕五灵脂
人参畏五灵脂
■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官桂畏石脂
【该题针对“处方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5636】
5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淫羊藿的别名是仙灵脾。
【该题针对“处方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56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金银花的别名是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
【该题针对“处方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5621】
5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用、忌用的主要品种有:二十七味定坤丸、十一味能消丸、十二味翼首散、十香返生丸、十滴水(软胶囊)、七厘胶囊(散)、人参再造丸、九气拈痛丸、九分散、九味肝泰胶囊、九制大黄丸、三七片、三七伤药片(胶囊、颗粒)、三七血伤宁胶囊、三两半药酒、大七厘散、大川芎口服液、大黄清胃丸、大黄(庶虫)虫丸、山楂化滞丸、小金丸(片、胶囊)、小活络丸、马钱子散、开胸顺气丸(胶囊)、天菊脑安胶囊、天麻祛风补片、天舒胶囊、云南白药(胶囊)、云香祛风止痛酊、木瓜丸、木香槟榔丸、五味麝香丸、比拜克胶囊、止咳宝片、止痛化癥胶囊(片)、止痛紫金丸、少腹逐瘀丸、中华跌打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宫丸、牛黄解毒丸(片、软胶囊、胶囊)、片仔癀(胶囊)、化癥回生片、丹桂香颗粒、丹蒌片、风湿马钱片、风湿定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双离拐片、六味安消散(胶囊)、六味香连胶囊、心宁片、心脑康胶囊、心脑宁胶囊、心脑静片、心通口服液、心舒胶囊、玉泉胶囊(颗粒)、玉真散、龙泽熊胆胶囊、平消片(胶囊)、白蚀丸、瓜霜退热灵胶囊、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禁内服、忌擦腹部)、地榆槐角丸、再造丸、西黄丸、当归龙荟丸、伤痛宁片、华佗再造丸、血府逐瘀胶囊(丸、口服液)、血美安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片)、壮骨关节丸、壮骨伸筋胶囊、庆余辟瘟丹、关节止痛膏、安宫止血颗粒、如意定喘片、妇炎康片、妇科千金胶囊、妇科通经丸、红灵散、坎离砂、花红胶囊、芪冬颐心颗粒、芪蛭降糖胶囊、克咳片、克痢痧胶囊、苏合香丸、医痫丸、尪痹颗粒(片)、抗宫炎胶囊、抗栓再造丸、利胆排石片(颗粒)、利膈丸、伸筋丹胶囊、伸筋活络丸、肛泰软膏、龟龄集、沈阳红药胶囊、补肾益脑丸、灵宝护心丹、尿塞通片、阿魏化痞膏、附桂骨痛片(胶囊、颗粒)、纯阳正气丸、肾炎康复片、肾衰宁胶囊、国公酒、季德胜蛇药片、金佛止痛丸、金黄利胆胶囊、金蒲胶囊、乳块消片(胶囊、颗粒)、乳疾灵颗粒、乳癖散结胶囊、周氏回生丸、治伤胶囊、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参附强心丸、茵芪肝复颗粒、荡石胶囊、按摩软膏、胃肠复元膏、骨友灵搽剂、骨折挫伤胶囊、骨刺丸、骨刺宁胶囊、复方牛黄消炎胶囊、复方牛黄清胃丸、复方珍珠散、复方夏天无片、复方益肝丸、保妇康栓、追风透骨丸、独圣活血片、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宫瘤清胶囊、冠心苏合丸、祛风止痛片、祛伤消肿酊、神香苏合丸、桂枝茯苓胶囊、根痛平颗粒、脑立清丸(胶囊)、狼疮丸、益心丸、益母丸、益母草口服液(颗粒、膏)、消肿止痛酊、消络痛片(胶囊)、消渴灵片、消糜栓、调经止痛片、通天口服液、通心络胶囊、通幽润燥丸、通窍镇痛散、通痹片、桑葛降脂丸、梅花点舌丸、控涎丸、银屑灵膏、得生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清宁丸、清泻丸、清眩治瘫丸、清脑降压片(胶囊、颗粒)、清淋颗粒、颈复康颗粒、紫金锭、紫雪散、暑症片、跌打丸、跌打活血散、舒筋丸、舒筋活血定痛散、痧药、痛经丸、疏风定痛丸、暖脐膏、腰痛丸(片)、腰痛宁胶囊、腰痹通胶囊、瘀血痹胶囊(颗粒)、槟榔四消丸(大蜜丸、水丸)、鲜益母草胶囊、熊胆救心丸(熊胆救心丹)、醒脑再造胶囊、礞石滚痰丸、麝香风湿胶囊、麝香抗栓胶囊、麝香保心丸、麝香舒活搽剂(麝香舒活精)、麝香镇痛膏、蠲哮片。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4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慎用的主要品种有:十香止痛丸、三妙丸、三黄片、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山玫胶囊、川芎茶调丸(散、片、颗粒)、女金丸、马应龙八宝眼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天麻丸、木瓜分气丸、木香顺气丸、五虎散、少林风湿跌打膏、牛黄上清丸(片、软胶囊、胶囊)、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片(颗粒)、分清五淋丸、丹七片、丹红化瘀口服液、风痛安胶囊、乌军治胆片、乌蛇止痒丸、心可舒片、心荣口服液、正心泰片(胶囊)、四方胃片、四妙丸、白癜风胶囊、朴沉化郁丸、当归拈痛丸、竹沥达痰丸、伤湿止痛膏、华山参片、血脂康胶囊、灯台叶颗粒、安宫牛黄丸(散)、安宫降压丸、防风通圣丸(颗粒)、妇乐颗粒、妇炎净胶囊、妇科分清片、妇康宁片、芪冬颐心口服液、芪参益气滴丸、抗骨髓炎片、抗感口服液(颗粒)、利胆片、利鼻片、沉香化气丸、补脾益肠丸、附子理中丸(片)、枣仁安神胶囊、明目上清片、固本统血颗粒、乳宁颗粒、乳核散结片、乳康胶囊、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京万红软膏、泻痢消胶囊、珍黄胶囊(珍黄丸)、荜铃胃痛颗粒、栀子金花丸、胃乃安胶囊、胃脘舒颗粒、胃康胶囊、骨仙片、复方大青叶合剂、复方川贝精片、复方丹参片(颗粒、滴丸)、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陈香胃片、复方青黛丸、复方珍珠暗疮片、复方蛤青片、复方滇鸡血藤膏(复方鸡血藤膏)、复明片、保心片、胆石通胶囊、独一味胶囊(片)、养心氏片、活血止痛膏、活血通脉片、穿龙骨刺片、冠心生脉口服液、祛风舒筋丸、祖师麻片、桂附理中丸、速效牛黄丸、夏天无片、健胃片、健脑丸(胶囊)、益脑宁片、消痤丸、消渴平片、烫伤油、诺迪康胶囊、通关散、通脉养心口服液、黄疸肝炎丸、黄连上清丸(片)、麻仁滋脾丸、痔宁片、痔炎消颗粒、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水丸、大蜜丸)、清咽润喉丸、清膈丸、越鞠保和丸、跌打镇痛膏、舒心口服液(糖浆)、舒肝丸、舒肝平胃丸、舒胸片(胶囊)、舒筋活络酒、痛风定胶囊、湿毒清胶囊、强肾片、疏痛安涂膜剂、腰痛宁胶囊、腰痹通胶囊、稳心颗粒(片、胶囊)、鼻炎康片、鼻咽灵片、镇心痛口服液、糖脉康颗粒、麝香祛痛气雾剂(搽剂)、麝香痔疮栓、麝香跌打风湿膏。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45】
5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中药材及饮片的贮存。
牛黄属贵细药品不能存放一般药斗。阿魏有恶劣气味,不宜与其他药同装一斗。罂粟壳属特殊管理药品,需专柜存放。血竭面宜存放在加盖的瓶罐中,以保持清洁卫生。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36】
【正确答案】 B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37】
【正确答案】 D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38】
【正确答案】 C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39】
5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装于一斗或上下药斗中。如甘草与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芦与丹参、南沙参、玄参、苦参、白芍、赤芍、细辛;乌头类(附子、川乌及草乌)与半夏的各种炮制品、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瓜蒌仁及天花粉);丁香(包括母丁香)与郁金(黄郁金、黑郁金);芒硝(包括玄明粉)与荆三棱;肉桂(官桂)与石脂(赤石脂)均不宜放在一起。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3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将同一处方中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如“相须”、“相使”配伍的饮片、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可同放于一个斗中。如萹蓄、瞿麦;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小茴香、橘核等。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31】
5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和易于造成污染的药物(如炭药),多放在斗架的较下层。前者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龙骨、龙齿与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石膏、寒水石与海蛤壳等。后者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大黄炭、黄芩炭与黄柏炭;艾炭、棕榈炭与蒲黄炭等。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2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多放在斗架最底层的大药斗内。如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28】
5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十滴水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慎用中成药。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24】
【正确答案】 A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25】
5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如“相须”、“相使”配伍的饮片、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可同放于一个斗中。如麻黄、桂枝;酸枣仁、远志等。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形状类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不能装于一个药斗中。如山药与天花粉;炙甘草与炙黄芪;当归与独活;制南星与象贝(浙贝);菟丝子与苏子;熟地与黄精;知母与玉竹;蛇床子与地肤子;玫瑰花与月季花;血余炭与干漆炭;韭菜子与葱子等。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121】
5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用、忌用的主要品种有:二十七味定坤丸、十一味能消丸、十二味翼首散、十香返生丸、十滴水(软胶囊)、七厘胶囊(散)、人参再造丸、九气拈痛丸、九分散、九味肝泰胶囊、九制大黄丸、三七片、三七伤药片(胶囊、颗粒)、三七血伤宁胶囊、三两半药酒、大七厘散、大川芎口服液、大黄清胃丸、大黄(庶虫)虫丸、山楂化滞丸、小金丸(片、胶囊)、小活络丸、马钱子散、开胸顺气丸(胶囊)、天菊脑安胶囊、天麻祛风补片、天舒胶囊、云南白药(胶囊)、云香祛风止痛酊、木瓜丸、木香槟榔丸、五味麝香丸、比拜克胶囊、止咳宝片、止痛化癥胶囊(片)、止痛紫金丸、少腹逐瘀丸、中华跌打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宫丸、牛黄解毒丸(片、软胶囊、胶囊)、片仔癀(胶囊)、化癥回生片、丹桂香颗粒、丹蒌片、风湿马钱片、风湿定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双离拐片、六味安消散(胶囊)、六味香连胶囊、心宁片、心脑康胶囊、心脑宁胶囊、心脑静片、心通口服液、心舒胶囊、玉泉胶囊(颗粒)、玉真散、龙泽熊胆胶囊、平消片(胶囊)、白蚀丸、瓜霜退热灵胶囊、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禁内服、忌擦腹部)、地榆槐角丸、再造丸、西黄丸、当归龙荟丸、伤痛宁片、华佗再造丸、血府逐瘀胶囊(丸、口服液)、血美安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片)、壮骨关节丸、壮骨伸筋胶囊、庆余辟瘟丹、关节止痛膏、安宫止血颗粒、如意定喘片、妇炎康片、妇科千金胶囊、妇科通经丸、红灵散、坎离砂、花红胶囊、芪冬颐心颗粒、芪蛭降糖胶囊、克咳片、克痢痧胶囊、苏合香丸、医痫丸、尪痹颗粒(片)、抗宫炎胶囊、抗栓再造丸、利胆排石片(颗粒)、利膈丸、伸筋丹胶囊、伸筋活络丸、肛泰软膏、龟龄集、沈阳红药胶囊、补肾益脑丸、灵宝护心丹、尿塞通片、阿魏化痞膏、附桂骨痛片(胶囊、颗粒)、纯阳正气丸、肾炎康复片、肾衰宁胶囊、国公酒、季德胜蛇药片、金佛止痛丸、金黄利胆胶囊、金蒲胶囊、乳块消片(胶囊、颗粒)、乳疾灵颗粒、乳癖散结胶囊、周氏回生丸、治伤胶囊、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参附强心丸、茵芪肝复颗粒、荡石胶囊、按摩软膏、胃肠复元膏、骨友灵搽剂、骨折挫伤胶囊、骨刺丸、骨刺宁胶囊、复方牛黄消炎胶囊、复方牛黄清胃丸、复方珍珠散、复方夏天无片、复方益肝丸、保妇康栓、追风透骨丸、独圣活血片、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宫瘤清胶囊、冠心苏合丸、祛风止痛片、祛伤消肿酊、神香苏合丸、桂枝茯苓胶囊、根痛平颗粒、脑立清丸(胶囊)、狼疮丸、益心丸、益母丸、益母草口服液(颗粒、膏)、消肿止痛酊、消络痛片(胶囊)、消渴灵片、消糜栓、调经止痛片、通天口服液、通心络胶囊、通幽润燥丸、通窍镇痛散、通痹片、桑葛降脂丸、梅花点舌丸、控涎丸、银屑灵膏、得生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清宁丸、清泻丸、清眩治瘫丸、清脑降压片(胶囊、颗粒)、清淋颗粒、颈复康颗粒、紫金锭、紫雪散、暑症片、跌打丸、跌打活血散、舒筋丸、舒筋活血定痛散、痧药、痛经丸、疏风定痛丸、暖脐膏、腰痛丸(片)、腰痛宁胶囊、腰痹通胶囊、瘀血痹胶囊(颗粒)、槟榔四消丸(大蜜丸、水丸)、鲜益母草胶囊、熊胆救心丸(熊胆救心丹)、醒脑再造胶囊、礞石滚痰丸、麝香风湿胶囊、麝香抗栓胶囊、麝香保心丸、麝香舒活搽剂(麝香舒活精)、麝香镇痛膏、蠲哮片。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09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慎用的主要品种有:十香止痛丸、三妙丸、三黄片、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山玫胶囊、川芎茶调丸(散、片、颗粒)、女金丸、马应龙八宝眼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天麻丸、木瓜分气丸、木香顺气丸、五虎散、少林风湿跌打膏、牛黄上清丸(片、软胶囊、胶囊)、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片(颗粒)、分清五淋丸、丹七片、丹红化瘀口服液、风痛安胶囊、乌军治胆片、乌蛇止痒丸、心可舒片、心荣口服液、正心泰片(胶囊)、四方胃片、四妙丸、白癜风胶囊、朴沉化郁丸、当归拈痛丸、竹沥达痰丸、伤湿止痛膏、华山参片、血脂康胶囊、灯台叶颗粒、安宫牛黄丸(散)、安宫降压丸、防风通圣丸(颗粒)、妇乐颗粒、妇炎净胶囊、妇科分清片、妇康宁片、芪冬颐心口服液、芪参益气滴丸、抗骨髓炎片、抗感口服液(颗粒)、利胆片、利鼻片、沉香化气丸、补脾益肠丸、附子理中丸(片)、枣仁安神胶囊、明目上清片、固本统血颗粒、乳宁颗粒、乳核散结片、乳康胶囊、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京万红软膏、泻痢消胶囊、珍黄胶囊(珍黄丸)、荜铃胃痛颗粒、栀子金花丸、胃乃安胶囊、胃脘舒颗粒、胃康胶囊、骨仙片、复方大青叶合剂、复方川贝精片、复方丹参片(颗粒、滴丸)、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陈香胃片、复方青黛丸、复方珍珠暗疮片、复方蛤青片、复方滇鸡血藤膏(复方鸡血藤膏)、复明片、保心片、胆石通胶囊、独一味胶囊(片)、养心氏片、活血止痛膏、活血通脉片、穿龙骨刺片、冠心生脉口服液、祛风舒筋丸、祖师麻片、桂附理中丸、速效牛黄丸、夏天无片、健胃片、健脑丸(胶囊)、益脑宁片、消痤丸、消渴平片、烫伤油、诺迪康胶囊、通关散、通脉养心口服液、黄疸肝炎丸、黄连上清丸(片)、麻仁滋脾丸、痔宁片、痔炎消颗粒、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水丸、大蜜丸)、清咽润喉丸、清膈丸、越鞠保和丸、跌打镇痛膏、舒心口服液(糖浆)、舒肝丸、舒肝平胃丸、舒胸片(胶囊)、舒筋活络酒、痛风定胶囊、湿毒清胶囊、强肾片、疏痛安涂膜剂、腰痛宁胶囊、腰痹通胶囊、稳心颗粒(片、胶囊)、鼻炎康片、鼻咽灵片、镇心痛口服液、糖脉康颗粒、麝香祛痛气雾剂(搽剂)、麝香痔疮栓、麝香跌打风湿膏。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093】
6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防风通圣丸的使用注意包括: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08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麝香保心丸中含有麝香,孕妇是绝对禁用的。
【该题针对“处方调配与复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086】
6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中药汤剂特殊煎药方法。
徐长卿需后下,葶苈子需包煎,生石膏需先煎,羚羊角需另煎。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300】
【正确答案】 C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301】
【正确答案】 A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302】
【正确答案】 D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303】
6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特殊药物的煎煮:
■ 后下
1.气味芳香类: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
2.久煎后有效成份宜被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
■ 包煎
1.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旋覆花、枇杷叶;
3.花粉等微小饮片: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
■ 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饮片,为使其成分充分煎出,减少其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先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后,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煎煮的不同药液混匀后分服。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较疏松者,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而羚羊角、水牛角等质地坚硬者,则应单独煎煮2~3小时。
■ 冲服
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因与他药同煎而导致其 成分被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 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 金钱白花蛇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95】
【正确答案】 E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96】
【正确答案】 C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97】
【正确答案】 D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98】
6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需要先煎的药物如下:
(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打碎先煎20min,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
(2)某些有毒饮片。一般应先煎1~2h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含有毒成分乌头碱的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1~2h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7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需要后下的药物如下:
(1)气味芳香类饮片。因其含挥发性成分故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min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2)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min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7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包煎 即是把需包煎的饮片装在用棉纱制成的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群药共同煎煮。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包煎后可避免在煎煮过程中黏煳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2)富含绒毛的饮片。包煎后可避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7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因与他药同煎而导致其成分被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74】
6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打碎先煎20min,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包煎后可避免在煎煮过程中黏煳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因与他药同煎而导致其成分被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气味芳香类饮片。因其含挥发性成分故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min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9】
6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包煎 即是把需包煎的饮片装在用棉纱制成的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群药共同煎煮。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包煎后可避免在煎煮过程中黏煳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2)富含绒毛的饮片。包煎后可避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缩短药物的煎煮时间,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一般来说,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15~20min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再煎煮5~10min即可。需要后下的药物如下。
(1)气味芳香类饮片。因其含挥发性成分故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min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2)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min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烊化(溶化) 胶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因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药物成分的煎出或结底煳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对人群药煎液中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药物的煎煮时间,使药物难溶性成分充分煎出。一般来说,需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10~20min后再与用水浸泡过的其他药物合并煎煮。需要先煎的药物如下。
(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打碎先煎20min,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角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
(2)某些有毒饮片。一般应先煎1~2h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含有毒成分乌头碱的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1~2h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64】
6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煎煮一般分为第一煎、第二煎。一般药第一煎沸后煎20min为宜,第二煎药沸后煎15min为宜;解表药一般第一煎沸后用武火煎10~15min为宜,第二煎沸后煎5~10min为宜;而滋补药一般第一煎沸后煎30min,第二煎沸后煎20min为宜。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5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煎煮一般分为第一煎、第二煎。一般药第一煎沸后煎20min为宜,第二煎药沸后煎15min为宜;解表药一般第一煎沸后用武火煎10~15min为宜,第二煎沸后煎5~10min为宜;而滋补药一般第一煎沸后煎30min,第二煎沸后煎20min为宜。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5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较疏松者,通常需另煎30~40min。而羚羊角、水牛角等质地坚硬者,则应单独煎煮2~3h。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5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砂仁属于气味芳香类饮片,入汤药宜后下,因其含挥发性成分故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min入煎即可。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59】
6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宜先煎的是鹿角霜,需另煎的是西红花,宜后下的是降香,宜包煎的是海金沙。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34】
【正确答案】 D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35】
【正确答案】 A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36】
【正确答案】 C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37】
6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鳖甲属于质地坚硬的药材,需要先煎。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2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豆蔻含有芳香挥发性成分,需要后下。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葶苈子含有大量黏性成分,煎煮时会发生糊锅,所以需要包煎。
【该题针对“中药汤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562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羚羊角属于贵细药,需要研磨冲服。
6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中药汤剂特殊煎药方法:气味芳香类饮片。因其含挥发性成分故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包煎后可避免在煎煮过程中黏煳锅底。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7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毒性中药的用量。生甘遂的内服用量是0.5-1.5g,洋金花的内服用量是0.3-0.6g,斑蝥的内服用量是0.03-0.06g,雄黄的内服用量是0.05-0.1g。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B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