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简史
1.1775年英国著名职业医学与毒理学家,矫形外科医生Pott描述了烟囱清扫工接触煤烟与其患阴囊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多环芳烃致癌作用的首例报道。
2.1937年引起急性肾衰竭和死亡的“磺胺事件”,促使了1938年Copeland议案的通过,随后的第二个重要议案是成立美国FDA
3.用二巯基丙醇BAL治疗砷化物中毒,用硝酸盐和硫代硫酸盐治疗氰化物中毒,用解磷定2-PAM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4.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沙利度胺事件1961年”和Carson的著作《寂静的春天》的出版1962年,极大的推动了毒理学科学的发展。
毒性和毒效应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经存在和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性——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
毒物——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中毒——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内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而不是有益作用(治疗作用,营养作用)
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毒性是物质的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毒效应——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
中毒——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物——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毒物的分类
⑴工业毒物 ⑵环境污染物 ⑶食品中有毒成分 ⑷农用化学物 ⑸嗜好品(如卷烟),化妆品,其他日用品中的有害成分 ⑹生物性毒物,又统称毒素 ⑺医用药物(包括兽医用药) ⑻军事毒物 ⑼放射性核素
损害作用——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的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