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体重
(1)体重意义:是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的最灵敏指标。
(2)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3kg(男)和3.2kg(女),1岁以内是婴儿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即所谓的“第一个生长高峰”。
(3)简单估算体重公式
小于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月龄婴儿体重(kg)=6(kg)+月龄×0.25(kg)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岁)×2+7(或8)
2.身高
(1)身高意义:主要反映儿童长期、远期的营养与生长状况。
(2)新生儿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
(3)2——10岁儿童身高估算公式:2——10岁儿童身高(cm)=年龄(岁)×7(cm)+70(cm)
3.头围
(1)头围意义:头围大小与脑和颅骨的发育有关。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或增长过快则要怀疑脑积水或脑肿瘤。
(2)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大约34cm。
4.其他
(1)囟门:闭合情况可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前囟出生时约1.5——2cm,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在1——2个月闭合。
(2)胸围意义: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在1岁时与头围值相等。
(3)坐高: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4)牙齿:乳牙共20颗,出牙顺序为先出上下切牙,然后是尖牙和磨牙。大概2岁半出齐。
【进阶攻略】体重和身高是最重要的指标,要掌握这些常用指标的意义,会计算不同时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易错易混辨析】1岁时: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身高为出生时的1.5倍。
生长发育评价
1.生长发育评价:是指对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速率、趋势、匀称程度及其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定。
2.评价方法有:数据表法、曲线图法、指数法。
3.评价内容
(1)生长水平:指个体儿童生长情况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即该儿童生长的现况水平。
(2)匀称度:包括体型匀称和身材匀称,通过体重/身长(身高)可反映儿童的体型和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3)生长速度:一般采用生长监测图的方法,即将个体儿童不同年龄时点的体重/身长(身高)测量值在生长监测曲线图上描记并连接成一条曲线,然后与生长曲线图中的参考曲线比较,从而评价该儿童在此段时间的生长速度。
【进阶攻略】了解生长发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神经系统发育
1.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尤其第一年发育速度最快,新生儿为成人的1/3,3岁时重量达到成人的2/3,8岁时接近成人,是儿童心理发育的物质基础。脊髓在胚胎期就开始发育,2岁时与成人近似。
2.在外界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过程中,大脑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应抓紧3岁以前的关键年龄段对小儿进行早期教养。
【进阶攻略】脑发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环境对脑发育的影响很大。
运动语言行为发育
1.运动发育的规律
(1)从泛化到集中:由全身、不精确、不协调到局部、精确、协调。
(2)从上到下:从头端到足端。
(3)从近到远:从躯干向肢体。
(4)先正后反。
2.儿童的姿势或全身的活动称之为大运动。发育程序为:2个月俯卧抬头,4个月竖头稳定,6——7个月会坐,8——9个月会爬行,12——15个月独走稳,2岁会跑、会双脚跳,4岁独脚跳。
3.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方面。1岁以前儿童主要是咿呀作语,1岁时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2岁说短句子,会用代词“我”,3岁会说歌谣、识性别。
【进阶攻略】重点掌握运动发育规律。
心理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意志。
(1)感知觉:包括视、听、触三种感觉,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是为0——20dB。
(2)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认知过程的开始。分为有意注意(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和无意注意(自然发生),3岁以前基本是无意注意。
(3)记忆: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婴幼儿首先出现的是再认。
①再认:原来感知过的事物在眼前重新出现,而且觉得确实感知过。
②回忆: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却在头脑中重现出来。
(4)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婴幼儿期是人的思维发生和初步发展时期。
(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意志:是人的心理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基本特征:①意志行动是有目的(前提)的行动;②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核心)之中;③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作为基础的。
【进阶攻略】掌握每种心理发展的含义和特点,对于其发展特点要熟悉。
【易错易混辨析】婴幼儿记忆的特点:①记忆时间短,仅可保持几天至几星期;②记忆限于经常接触的熟悉的事物;③记忆内容多带有情绪色彩,对快乐或恐惧的事情比较容易;④记忆的无意性很大,缺乏明确的记忆目的,主要凭兴趣;⑤记忆中喜欢背诵,但理解记忆远比不理解的机械背诵效果好;⑥记忆的精确性尚差,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善。
儿童营养需求特点
1.儿童的营养需求特点
(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量(以千克体重计)高于成年人。
(2)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3)年龄越小,患营养缺乏症的危险性越大。
2.儿童少年对能量的需要包括五个方面:基础代谢率、食物热力作用、活动消耗、生长所需(儿童特有的)、排泄消耗。
3.宏量营养素需求
(1)蛋白质:儿童从1岁到青春期突增开始,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日25——45g。
(2)脂类:年龄越小的儿童对脂肪的需要量越大,母乳中的脂肪容易被吸收。推荐脂肪适宜摄入量占总能量比例:0——6个月龄婴儿为48%,6月龄后为40%,1——3岁为35%,4——17岁儿童、青少年为20%——30%。
(3)碳水化合物:是儿童摄入能量的主要来源,1岁以上人群每日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5%。
4.儿童对水的需求,年龄越小,需水越多。一般婴幼儿100——155ml/kg/天。以后随着年龄增大有所减少。
【进阶攻略】基础代谢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消耗,在活动消耗中,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又是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
母乳喂养
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在小儿出生后的6个月以内应进行纯母乳喂养,应鼓励母乳喂养至婴儿2岁。
2.母乳喂养重要性:①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②增强婴儿抗病能力;③促进婴儿认知、情感发育。
3.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①尽早开奶;②按需哺乳;③乳房排空;④乳房按摩;⑤乳母生活安排。
4.婴儿母乳摄入不足可出现下列表现:①体重增长不足,生长曲线平缓甚至下降,尤其新生儿期体重增长低于600g;②尿量每天少于6次;③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④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1小时(新生儿除外)。
5.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母亲正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患活动期肺结核且未经有效治疗、患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应停止哺乳。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不能母乳喂养;患有糖尿病或苯丙酮尿症的婴儿在密切观察下可部分母乳喂养。患急性传染病时,可将乳汁挤出,经消毒后哺喂。
【进阶攻略】重点掌握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促进母乳分泌的措施。其它内容要熟悉。
部分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
1.部分母乳喂养:也称混合喂养,指用母乳与配方奶同时喂养婴儿。
(1)补授法:6月龄内婴儿母乳不足时,仍应维持必要的吸吮次数,“缺多少补多少”。
(2)代授法:一般用于6月龄以后母乳量充足,但因乳母有事不能按时给婴儿,只能应用配方奶代替一次或几次母乳的喂养。
2.配方奶喂养:也称人工喂养,当母乳缺乏或母亲因故不能喂养婴儿时,采用配方奶喂养婴儿。
(1)喂养次数:3个月内不定时喂养,3个月后婴儿每3——4小时一次,约6次/日。
(2)喂养方法:奶瓶与婴儿下颌成45°。
(3)奶量估计:3月龄内婴儿奶量约500——750ml/d,4——6月龄婴儿约800——1000ml/d,逐渐减少夜间哺乳。
【进阶攻略】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而牛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应首选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对有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确诊苯丙酮尿症的婴儿应使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