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蔬菜、水果可供给下列维生素,除了
A.维生素E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B2
E.叶酸
【答案】B
【答案解析】
除维生素A、D外,其他维生素均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蔬菜和水果中存在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应用营养强化剂对面粉进行营养强化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A.改善品质
B.增强筋性
C.增进色、香、味
D.延长保质期
E.弥补营养缺陷
【答案】E
【答案解析】
食品强化的目的是为了调整食品的营养素,使食品更适合人类的营养需要。其他几个选项都是食品添加剂应用的目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E.
3、【流行病学】要想了解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的危害情况,最初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下列何种方法
A.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查
D.典型病例调查
E.住院病例调查
【答案】B
【答案解析】
要了解某种疾病在某地区的危害情况,首选采取抽样调查方法,以便推测对整个地区的危害现状。这种方法较为经济和有效。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4、【流行病学】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答案】A
【答案解析】
队列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不是实验性研究,其暴露因素是自然存在的,不是人为给予的。这是队列研究的特点,并以此与实验研究相区别。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队列研究的特征。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
5、【流行病学】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
B.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
C.某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D.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E.两者计算的分子、分母都不同
【答案】D
【答案解析】
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应用没有人群限制。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两者计算的分子是相同的。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
6、【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答案】D
【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干预措施不同以外,其余各项特征基本相似,即两组具有可比性。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
7、【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谷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平衡,最缺乏的氨基酸为
A.亮氨酸
B.异亮氨酸
C.色氨酸
D.赖氨酸
E.苏氨酸
【答案】D
【答案解析】
谷类蛋白质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
8、【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无剩余食物实验室诊断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是否可作为判定食物中毒的根据
A.不可以
B.可以
C.视情况而定
D.上级部门决定
E.没有明确说法
【答案】B
【答案解析】
查明剩余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对判断食物中毒十分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不能得到剩余食物或是患者已应用抗生素等,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
9、【流行病学】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依据潜伏期可以制订疾病的预防措施
C.潜伏期是决定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依据潜伏期可以评价其预防措施的效果
E.依据潜伏期可以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
【答案】C
【答案解析】
潜伏期是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这段时期。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①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潜伏期可判定受感染的时间,以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②决定预防措施: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使用免疫血清预防临床疾病的时间,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或医学观察的期限。③影响流行特征: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常常呈暴发形式,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可能很长。④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经过该病的一个潜伏期后病例数下降,可认为效果与该项预防措施有关。传染病的隔离期限不是由潜伏期来决定,而是由传染病的传染期来决定。传染期是指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时期,它是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C.
10、【流行病学】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
A.增加样本量
B.遵循随机化原则
C.实施盲法
D.严格质量控制
E.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
【答案】A
【答案解析】
偏倚与样本大小无关,无论增加还是减少样本量都不能达到减少或消除偏倚的目。样本量只与随机误差有关。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控制偏倚的措施。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
编辑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