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患者
B.非患者
C.人群
D.个体
E.病原携带者
【答案】C
【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因此,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而非个体,这是流行学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与其他医学学科相区别。患者、非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针对个体是否患病的不同状态而言的,他们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但在此题中不是最佳答案。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
2、【流行病学】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答案】D
【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来源于人类与传染病流行长期斗争所积累的科学认识和实践经验,20世纪20年代以后,流行病学的研究领域开始越出传染病的范围,逐渐涉及慢性病及所有疾病。流行病学的另一个来源是近二百年来医学界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流行病学。在流行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预防和控制疾病始终是流行病学的主题,而治疗疾病是临床医学亘古不变的使命。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D.
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蔬菜、水果可供给下列维生素,除了
A.维生素E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B2
E.叶酸
【答案】B
【答案解析】
除维生素A、D外,其他维生素均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蔬菜和水果中存在的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4、【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卫生监督员在执行监督任务时,判定食物、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具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衡量标准是
A.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资料
B.食品卫生管理措施
C.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D.食品卫生指标
E.食品卫生标准
【答案】E
【答案解析】
食品卫生标准是由卫生部颁发的单项物品卫生法规,是判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用具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重要衡量标志。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E.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对矿物质错误的认识是
A.机体中含量小于0.01%(100mg/kg体重)者为微量元素
B.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
C.目前已确认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有14种
D.人体能将过量摄入的无机盐排出体外,故过量摄入对健康无害
E.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在代谢过程中消失
【答案】D
【答案解析】
由于某些无机元素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剂量带与毒害剂量带距离较小,因摄入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D.
6、【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减少蔬菜中水溶性维生素C及无机盐损失的做法是
A.先切后洗
B.先洗后切
C.慢火煮熬
D.加大用水量
E.延长浸泡时间
【答案】B
【答案解析】
对蔬菜采用先洗后切的办法,可防止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7、【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职业性下背痛在我国是一种
A.常见职业病
B.赔偿性疾病
C.常见职业性损伤
D.就业禁忌证
E.慢性职业病
【答案】C
【答案解析】
下背痛是由于作业者负荷过大、长期保持某种姿势、用力不当等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是在多种行业都可见到的一种常见职业性损伤。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
8、【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通气功能等处理措施,适用于哪种毒物中毒
A.窒息性气体
B.氯气
C.有机溶剂
D.有机磷农药
E.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答案】B
【答案解析】
氯气为刺激性气体,高浓度吸入后,可引起以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化学性肺水肿,最终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9、【卫生统计学】配对设计的两组计量资料样本均数差别的检验
A.只能用配对t检验
B.只能用配伍组方差分析
C.配对t检验与配伍组方差分析的结果一致
D.只能用成组t检验
E.只能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答案】C
【答案解析】
因为配对t检验只是配伍组方差分析的特殊情况。若配伍组设计中只有两种处理,则配伍组方差分析就将化为配对t检验。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
10、【卫生统计学】为了比较两个地区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当需要用直接法进行率的标准化时,不需要哪一种条件
A.两地的各年龄人口数
B.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
C.标准组年龄别构成比
D.标准组年龄别发病率
E.两地各年龄组肺癌的发病人数
【答案】D
【答案解析】
在率的直接法标准化的计算公式中,没有标准组年龄别发病率。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D.
编辑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