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2 页:参考答案 |
6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不属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的义务,属于医务人员的义务。
医务人员的义务包括:(1)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患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2)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3)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62.【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对病人予以隔离治疗,这是规定的内容,采取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不符合相关要求内容。
6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精神病在发病期内应当暂缓结婚。指定传染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所以答案B淋病、C梅毒、D艾滋病、E麻风病均属于上述指定传染病,只有答案A乙肝不属于,正确答案为A。
6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医院感染的特点是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较高。B答案与医院感染的特点不符,故为正确答案。
6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WHO建议遵循因症就诊的被动发现原则,建立通畅的因症就诊渠道是发现结核患者的主要途径。因症就诊、转诊和因症推荐是实施DOTS策略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正确答案为B。
66.【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异性及同性的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和血液感染(包括静脉输注被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和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及母婴垂直传播3种。答案E不包括在内,因此是最佳答案。
67.【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反馈及利用疾病信息的过程,可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
68.【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可中和HBV,预防感染。
69.【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评价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疾病流行的地区。因为有该疾病流行的地区的人群很可能获得了该病的免疫力,影响疫苗的评价效果。
7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和动植物等因素,对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都有影响。②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生产和生活条件、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医疗卫生状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动荡等。
71.【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A、B、C、D项均正确。E项应是以预防为主。所以答案选E。
7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
7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以防止检疫传染病从国外输入。
7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
75.【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因为空气传播途径易实现,因此传播广泛,发病率高,易暴发;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见;在未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升高现象;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76.【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三级预防是指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终止妊娠属于早期发现疾病,为二级预防的范畴。
77.【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关联的特异性:指某因素只能引起某种特定的疾病,也就是说某种疾病的发生必须有某种因素的暴露才会出现。当关联具有特异性时,可增强病因推断的说服力,但当不存在特异性时,并不能因此而排除因果关联的可能。
7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充分病因:如果某因素存在,随之必然(概率为100%)有某病的发生,则某因素为该病的充分病因。
必要病因:是指某疾病发生的必需因素,即缺乏该因素时疾病就不会发生。
充分且必要病因:有该病因E存在时,疾病D必定发生;有相应疾病D发生,以前必定有该病因E存在。
必要但不充分病因:有该病因E存在时,疾病D可能发生;有相应疾病D发生,以前必定有该病因E存在。
充分但不必要病因:有该病因E存在时,疾病D必定发生;有相应疾病D发生,以前可能有该病因E存在
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有该病因E存在时,疾病D有可能发生;有相应疾病D发生,以前可能有该病因E存在。
79.【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偏倚与样本大小无关,无论增加还是减少样本量都不能达到减少或消除偏倚的目的。样本量只与随机误差有关。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控制偏倚的措施。
8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约登指数,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约登指数的范围在0~1之间。指数越大,其真实性越高。
81.【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项指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B项指筛检试验阳性者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C项即假阳性率,实际无病而根据筛检试验被判为有病的百分比。D项即假阴性率,实际有病而根据筛检试验被判为无病的百分比。E项即真阴性率,实际无病而根据筛检试验被判为无病的百分比。所以答案选A。
8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项筛检试验不是以诊断为目的。B项正确。C、D、E项属于筛检试验的评价的范畴。
8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临床试验主要是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常用指标有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生存率等。现场试验常用于评价干预措施对一般人群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效果,常用的指标有保护率、效果指数和抗体阳性率等。所以本题选择B。
8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盲法主要是为了消除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研究信息真实性的影响。
8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临床试验与现场试验的干预单位都是个体,区别在于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现场试验是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受实际条件所限,有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不能设立对照组,称为“类试验”或“准试验”。临床试验也可在门诊病人中进行,疫苗效果的现场试验不可在疑似病人中进行。临床试验也可双盲。所以答案选B。
86.【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匹配不能消除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只能减少。
87.【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和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病例对照研究(某些衍生类型除外)不能计算发病率,所以也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只能用比值比作为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
88.【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择病例的要求,诊断可靠,被选择的病例必须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应尽量选择确诊的新病例,因为其回忆偏倚小,代表性好。
89.【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是由因及果的研究,而病例对照研究是由果及因的研究,所以队列研究的因果顺序更加的合理。
9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中并不是所有的率都能做显著性检验的。此句话说的太绝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