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2 页:参考答案 |
51.【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多环芳烃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致癌作用,如苯并(a)芘致癌性很强,另外多环芳烃还有免疫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
5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二次污染物: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常见的有SO2在环境中氧化遇水形成的硫酸;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汞被氧化形成的甲基汞等。
5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煤烟型烟雾事件”是由于煤烟和工业废气大量排入大气且得不到充分扩散而引起的。特点是:①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的污染物;②气象条件为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很低、湿度大、有雾、有逆温产生;③多发生在寒冷季节;④河谷盆地易发生;⑤受害者以呼吸道刺激症状最早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并有头痛、呕吐。
5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日平均浓度的测定:对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测定,每日至少有12~18小时的采样时间,如果条件不容许,每天也至少应采样3次,包括大气稳定的夜间、不稳定的中午和中等稳定的早晨和黄昏。所以要测得污染物日平均浓度每天至少采样3次,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5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①风和湍流;②气温层结;③气压;④气湿。
5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一般设居住区、工业区、对外交通运输和仓储区、郊区。居住用地应选择城市中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工业用地应按当地主导风向配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下风侧、河流的下游。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中间配置绿化防护带。为了保证生活居住用地的卫生条件,各功能分区的用地选择应同时进行。选项C应为工业用地按当地主导风向配置于当地最大风向频率的下风侧。因此本题选择C。
57.【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苯环中的氢被甲基取代生成的甲苯、二甲苯麻醉作用增强。
58.【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多数化学物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在胃和小肠吸收,所以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群等均可对化学物的胃肠道吸收产生影响。
5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有些呈性联遗传。因核酸内切酶异常造成DNA修复障碍所致。临床以光暴露部位色素增加和角化及癌变为特征。通常幼年发病,常有同胞发病史;患儿生后皮肤和眼对日光敏感,畏光,在面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褐色斑点及斑片,伴毛细管扩张,间有色素脱失斑和萎缩或疤痕。皮肤干燥。数年内发生基底细胞癌,鳞癌及恶性黑素瘤。病情随年龄逐渐加重,多数患者于20岁前因恶性肿瘤而死亡。
60.【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主动转运具有以下特点:①转运系统对于化学毒物的结构具有特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②载体具有一定的容量,在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转运系统可被饱和;③使用同一转运系统转运的化学毒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④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转运对于化学毒物的吸收、吸收后在体内的不均匀分布以及排泄具有重要意义。
61.【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简单扩散的条件有:①膜两侧浓度差;②脂溶性;③非解离状态。滤过主要发生在肾小球的排出过程。易化扩散和胞饮以及吞噬都是针对非脂溶性物质的。主动转运主要是运送一些离子、蛋白质等。对于脂溶性的化学物,主要的跨膜方式还是简单扩散。
62.【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随着取代基增多,化合物的毒性随之增强。
6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皮肤致敏是化学物诱导产生的免疫原性超敏反应。该试验常选择豚鼠作为实验动物。
6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危险度评价:是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预测环境有害物质对暴露人群可能产生的有害效应的概率。包括: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
65.【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一般的风险研究中,普遍认为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在百万分之一的水平时,人们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日常生活发生意外的几率。化学致癌物的实际安全剂量,是指此剂量能以99%可信限的水平使超额癌症发生率低于10-6,即100万人中癌症超额发生低于1人。
6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或群体中发生的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化学物的剂量越大,所引起的量反应强度应该越大,或出现的质反应发生率应该越高。
67.【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如果拟用于食品的化学品LD50小于人体可能摄入量的10倍,说明当人体摄入量稍微增加时就有可能达到致死的阈剂量。由于食品的摄入不像药品那样有严格的摄入剂量,因此过多摄入是完全有可能的。另外,在所有的毒性效应中,死亡是最为严重的毒性效应,如果有出现该效应的风险,那其他的毒效应就没有必要研究了。鉴于此化学品在摄入水平稍高就可能有致死的风险,故此化学品应放弃,不用于食品。
68.【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指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遗传物质出现交换。此过程会出现DNA的断裂和重排,所以答案选择A。
69.【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碱基置换中,DNA的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取代,如果是嘌呤置换另一嘌呤,或是嘧啶置换另一嘧啶,称为转换;如果是嘧啶换为嘌呤,或是嘌呤换为嘧啶,称为颠换。
70.【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制备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标本,在光镜下可直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
7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化学物引起的遗传损伤的终点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非整倍体(染色体组损伤)。在答案中烷化剂(A)和嵌入剂(C)的作用都是与DNA直接结合,引起一系列变化;而碱基类似物取代(B)和碱基结构破坏(E)也直接对DNA造成损伤,只有非整倍体损伤不是直接作用于DNA,因此答案为D。
7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对人类和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资料,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将环境致癌因素分为四类:1类为人类致癌物;2类分为人很可能的(2A)和可能的致癌物(2B);3类为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确定;4类为可能对人类不致癌。
73.【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细胞恶性转化试验是一种预测化学物质对哺乳动物致癌性的短期体外试验,通过该试验来判断化学物是否具有致癌性,而不是判断免疫毒性。
7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协同致癌作用机制包括:增强致癌物的吸收;增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代谢活化或使其解毒减弱;抑制DNA修复;选择性增强DNA受损细胞的增殖。
7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相对毒性是将化合物挥发度估计在内的毒性。是衡量挥发性物质在生产环境中发生危险性的指标。
本题知识点:化学毒物联合作用,
7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阴栓是啮齿类动物(大、小鼠)交配时,雄性动物分泌的多种混合液体在雌性动物阴道内凝固后形成的一种物质,阴栓的存在表明雄性动物有射精行为,因此作为动物成功交配的标志。其余的选项均不能说明动物是否完成了交配行为。
77.【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慢性毒性试验目的:
(1)阐明受试物慢性毒作用的性质、靶器官和可逆性,为研究中毒机制和防治对策提供线索;
(2)确定慢性染毒条件下,受试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为制定受试物的安全限值、进行危险评定提供毒理学资料;
(3)观察不同物种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效应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78.【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哺乳动物致癌试验常用的动物为大、小鼠,一般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称为最大耐受剂量,动物的染毒期一般是大鼠2年,小鼠1.5年,试验结束时观察的指标是肿瘤发生率、肿瘤潜伏期,肿瘤的数量、性质等。每组的动物数最少为雌雄各50只。因此叙述不正确的是C。
79.【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体内试验,是毒理学的标准研究方法,以整体实验动物为模型,研究实验动物接触外源化学物后产生的毒效应,动物试验的结果可外推至人。研究方法以体内试验为主。
80.【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题干中提到外源化学物的消除,因此最可能的答案是A或B。备选答案A.消除率是单位时间内消除外源化学物血(浆)体积,单位是ml/min;备选答案B.消除速率常数是单位时间内外源化学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分数值),以百分比表示;而备选答案C.曲线下面积反映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和消除;备选答案D.表观分布体积反映外源化学物的分布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B。
8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外源性化合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化学物质;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8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即化学物引起实验动物群体50%死亡的剂量。该数值是一个经过统计学计算得到的统计量,因此还有95%可信区间。这样对于A、B而言都只是考虑了某一点值的极端情况,所以是不正确的;对于C而言,LD50往往是针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而言,而杀虫剂杀死有害昆虫是它的药效,是不同的概念;而E答案则是完全没有理解概念,所以D为正确答案。
8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同种动物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毒效应大小的顺序是: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经口>经皮。
8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①葡萄糖酸酸结合:反应需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作为葡萄糖醛酸的供体。②硫酸结合:在该反应中,内源性硫酸的来源是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③谷胱甘肽结合:谷胱甘肽(GSH)具有的亲核性-SH可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催化下与底物含有的亲电原子C、N、S、O反应,生成结合物。此种结合被认为是亲电子剂解毒的一般机制。
85.【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它有五个构成要素,都列在试题当中。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被称为社区。所以正确答案是E。
86.【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角色是由社会经济、职业、文化背景等因素决定的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人的社会角色表现为担当一定的社会身份、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执行相应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常常因身体功能下降受到影响,包括主要角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受限、角色紧张、角色冲突等。角色功能受限不仅反映病人的生理状态,而且还受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状态的影响,是反映生命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87.【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初级卫生保健八项基本要素:
(1)增进必要的营养和供应充足的安全饮用水;
(2)基本的环境卫生;
(3)妇幼保健,包括计划生育;
(4)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5)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
(6)目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
(7)常见病和创伤的恰当处理;
(8)保证基本药物的供应。
88.【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口学指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系数、老少比(老龄化指数)、年龄中位数等。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负担系数: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老少比(老龄化指数):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老少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100%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反映了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
89.【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研究过程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
90.【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家庭具有五种功能:
(1)情感功能:家庭成员以血缘和情感为纽带,通过彼此的关爱和支持满足爱与被爱的需要。情感功能是形成和维持家庭的重要基础,它可以使家庭成员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2)社会化功能:家庭可提供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完成社会化过程,并依据法规、文化和习俗,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家庭成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信念。=
(3)生殖功能:生养子女,培养下一代,体现了人类作为生物世代延续种群的本能与需要。
(4)经济功能:经营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资源,包括金钱、物质、空间等,以满足多方面的生活需要。
(5)健康照顾功能:通过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照顾,可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并且在家庭成员生病时,能提供多方面的照顾。
9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等包括在内,而教育是人类社会化的主要手段。
9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而预防观、社会观、生物观都是在医学观的核心含义下才有了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生物医学等,而健康观的概念更不能离开医学观的核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