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4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汇总
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研究
这是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石,是环境卫生学的前沿领域。通过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研究可望解决环境卫生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一领域所取得的任何进展和突破,都会对揭示环境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奥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也是当今人们提出并实施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原因所在。采用先进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如细胞行为和功能,细胞信息传递和调控等),蛋白质水平(如应激蛋白的形成,蛋白质的功能,代谢酶的多态性等)及基因水平(如基因的应答,损伤,修复与调控,基因的多态性等)上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某些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的致病机制及人群易感性或耐受性的差异,极大地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确认性研究
各种环境介质中存在着诸多环境因素,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模式十分复杂。有些环境因素由于对机体作用的强度和频率不同而呈现出其生物学效应的双重性,在浓度适宜时对健康有益,浓度过高则对健康有害。各种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多种多样,同一污染物对不同个体可产生不同的效应,而不同污染物对同一个体有时也可产生相同或类似的效应。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复杂,且涉及面广,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远未阐明,在研究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既要考虑单一环境因素的作用,也要考虑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既要重视污染物的急性作用,又要重视其慢性影响;既要揭示污染物的早期效应,又要揭示其远期效应。同时,在确证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时,还应及时发现反映机体接触污染物的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反映污染物对机体影响的效应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和反映机体对污染物反应差异的易感性生物标志(biomarker ofsusceptibility)。这些生物标志对于早期发现和预防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保护敏感人群具有重要价值,并可通过对一系列生物标志有效组合构筑污染物健康影响的预警体系,可显著提高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危害的水平和效益。因此,努力探索和及时确认极其复杂的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模式,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等,对于阐明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研究新技术新方法
环境卫生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在解决日常环境卫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及适应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深入,环境卫生学领域内仍有不少方面有待创建和引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研究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基因,蛋白质及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建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预警体系,对机体内外环境中的环境污染物和致病菌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等,都需要应用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或借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在环境卫生学领域内应用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为阐明环境因素与健康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宏观指导,但是由于其敏感性较低,很难在诸多复杂的因素中识别出微量有害因素的潜在健康效应。在此等情况下,若能借助以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大大提高人们对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认识的水平,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
4、理论依据
环境卫生监督属于公共卫生行政执法的范畴,它是由依法委托授权单位的执法人员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办法,标准等,对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及服务行业等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卫生有关法规,条例,办法,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环境卫生法规,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或行政处罚。尽管环境卫生监督属于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但也要求监督执法人员懂得环境卫生相关知识,而环境卫生学则必须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如环境卫生法规,环境卫生标准的制订,实施都需要环境卫生学提出具体的卫生要求和环境卫生基准作为监督工作中技术规范的依据,使环境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执法有据,判断准确,避免因有关知识的缺乏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