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流行病特征
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 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
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疟疾通常呈地区性流行。然而,战争,灾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虫株导入,可造成大流行。
艾滋病的病理变化
1、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原发病变,是病毒直接引起的。
2、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脑力劳动负荷评价
1.瞳孔测量术:通过测量瞳孔直径反映劳动者注意力的高低,工作负荷越大,瞳孔的直径也越大。
2.心率:是评价脑力劳动负荷的常用指标,心率的升高一般与脑力工作负荷增高有关。
3.心率变异性:心率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变异,有时每分钟可达10~15次。随着工作负荷的增加,变异性会下降,甚至趋于消失。
4.脑诱发电位:某散在的刺激事件可在脑中引起一个短暂的换起反应,表现为来自大脑皮层的一系列电压波动。P300ms为事件刺激之后大约300毫秒所发生的电压波动的正向组分,其幅度和潜伏期可用于反映脑力工作负荷,随着负荷的增加,幅度降低,潜伏期延长。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