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防控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进入90年代后,随着O139的出现,全球霍乱流行趋势更趋严峻。
防控措施:
(1)坚持积极防治、综合措施的基本要求。是以切断传播途径、特别是水与食物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2)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治标,一般是指临时性应急措施,治本措施,则指从根本上解决霍乱问题的永久性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灭蝇);二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
(3)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
(4)建立、健全各级各类腹泻病门诊,及时发现和处理霍乱患者。使当地出现的霍乱病例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和就地处理。
(5)设立有一定代表性的霍乱监测点,有计划地定时、定点、定量地开展对腹泻病人、外环境和食品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反馈信息,指导防治。
(6)在疫点处理上遵循“早、小、严、实”的原则。
(7)不断完善和强化国境卫生检疫,严防霍乱自国门传入或传出。
(8)鼓励与防治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
如灵敏、快速且易于在现场使用的实验诊断技术、高效安全的口服减毒活菌苗或灭活菌苗、病原体变异与越冬方式、地方性成因及有关本病的诸多流行规律等。
狂犬病病理改变
非特异性病变: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尤以与咬伤部位相当的背根节及脊髓段、大脑的海马以及延髓、脑桥、小脑等处为重,脑膜通常无病变。脑实质呈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镜下可见非特异性变性和炎症改变、如神经细胞空泡形成、透明变性和染色质分解、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等。而在80%患者的神经细胞胞质中,则可发现一种特异而具诊断价值的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Negribody)。内基小体是指具诊断意义的病人脑组织内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击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后呈樱桃红色,直径约3~10nm,边缘整齐,内有1~2个状似细胞核的小点,最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肯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亦可在大脑皮层的锥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视网膜神经细胞层、交感神经节等处检出。内基氏小体实为病毒的集落,电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病毒颗粒。
唾液腺肿胀,质柔软,腺泡细胞明显变性,腺组织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胰腺腺泡和上皮、胃粘膜壁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均可呈急性变性。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