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是指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科学。
1854年John Snow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经典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来,该学科对预防和控制人类常见传染病如麻风病和白喉、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等做出了贡献。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趋势
一、当前的传染病流行趋势:
(一)全球:至二十世纪末,人类已成功地消灭了天花,正朝着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努力,并有效地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多种传染病。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某些传染病的复燃。
主要表现:
一是一批被认为早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如结核病、白喉、登革热、霍乱、鼠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疟疾等。
二是新发现数十种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病、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出血性结肠炎等。传染病控制的成效与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抗菌素发明和使用,免疫疫苗的诞生和计划免疫的实施,卫生宣教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和改善等分不开。
(二)中国:2000年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确认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等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传染病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于预防为主”的方针,大规模的人群健康教育,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建立和完善确保了儿童计划免疫的高覆盖率,农村改水、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具体措施有效地阻止了传染病发生、传播和流行。
二、再现传染病流行趋势:
1.结核病:目前,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20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2000年,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达到200万。复燃主要原因包括人口快速增长和流动加大;多种耐药菌株的产生;HIV/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经济状况恶化和卫生服务不健全等。
2.霍乱:全球五大洲14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皆被波及。九十年代起,出现了O139新型霍乱。中国自1961年在广东省出现埃尔托霍乱病例以来,迄今并未止息。
3.疟疾:近年来,除非洲外,报告的病例主要集中在印度、巴西、斯里兰卡等19个国家。据WHO估计,疟疾的实际病例数可能高达3-5亿,全球每年疟疾死亡数为150-300万。其他的一些长期未能控制的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也仍保持流行趋势。
三、新现传染病流行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已发现和确认了近40种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AIDS)、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莱姆病、大肠杆菌O157、O139霍乱、戊型肝炎等。
1.艾滋病:正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尤其以非洲和亚洲地区最为严重。据WHO估计,自1980年首例艾滋病被发现以来至2000年底,全球约有3,610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2,180万人死亡。每年约有新感染者530万,约300万人死亡。我国近年来HIV感染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约有HIV感染者100万人,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2.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起源于英国,发病可能与接触或摄入感染有牛海绵状脑病的牛肉有关,最主要威胁是它的不可治疗性和致死性。
3.丙型肝炎:1989年,输血后肝炎被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主要经血液传播,可发生围产期传播,少数经由性接触传播。
影响新传染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生态及环境的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社会条件的变化如战争、移民、贫困、不良性行为和吸毒等;人及物的世界性交流增多;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包括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食品供应全球化,组织器官移植等;微生物变异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失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