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类:临床医学通常按主要临床表现和受影响的器官对传染病分类,分为腹泻、呼吸道感染等。微生物学将传染病按病原微生物类别来区分,如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等。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类基础是传染病的两个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方式和宿主。依此可分为五类,见下表:
传播方式 |
特 征 |
接触传播 |
需要直接(如皮肤、性接触)或间接接触(如经受染的血、体液传播)。 |
经水和食物传播 |
摄入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取决于污染的水或食物的分布 |
经空气传播 |
吸入受病原体污染的空气 |
经生物媒介传播 |
依赖生物媒介(如蚊子、钉螺等)的分布和病原体的感染力 |
围产期传播 |
类似于接触传播,但接触发生于宫内或分娩过程中 |
有些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可以有几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类也可根据其主要储存宿主或载体而定,这将有助于通过阻断对病原体的暴露来预防疾病的流行。John Snow1853年证明了水源污染是伦敦宽街霍乱流行的原因,先于Robert Koch1884年分离霍乱弧菌。
1976年流行病研究发现美国费城军团病爆发由受旅馆空调系统污染的空气所致。病原体的储存宿主或载体包括下述四类:人、动物、土壤和水。
二、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任何一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都是病原体和宿主、病原体和外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的结果。
(一)病原体:(pathogen)指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特征、数量及其侵入门户。
1.病原体特性
(1)传染力(infectivity):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2)致病力(pathogenicity):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速度、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病原体能否产生特异性毒素。
(3)毒力(virulence):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毒力和致病力的差别在于毒力强调的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
2.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条件或遗传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1)耐药性变异:指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变成对该种药物不敏感或耐受菌株,是传染病不能控制或复燃的重要原因。
(2)抗原性变异:病原体的基因突变导致的,由于因缺乏相应免疫抗体,会引起爆发性流行。
(3)毒力变异:病原体的毒力变异可使其毒力增强,致病力增强;而其减毒株可制成疫苗,用于传染病预防。
(二)宿主(host):指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它动物。
1.免疫力
指宿主机体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常伴有特异性活性的抗体或细胞的参与。
2.免疫反应
宿主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后者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 B淋巴细胞通过产生针对外来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实施体液免疫。这些抗体有IgM、IgD、IgG、IgE和IgA五种。
(2)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调节细胞。细胞表面具有CD4+的T淋巴细胞可激活B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T细胞,从而促进免疫反应。表面具有CD8+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溶解带有外来蛋白质的细胞或病毒。
(三)传染过程及感染谱: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宿主感染病原体后,呈现为程度不同的反应,从隐性感染直至致死性疾病,这种表现较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
1.疾病的自然史:广义地说,疾病的自然史包括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和由此所致的所有结果。传染病的自然史变化多端,各有特点。
2.隐性感染:宿主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后,可呈现为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所谓隐性感染是指那些虽无症状,却能通过微生物培养、分子学检测或免疫学测定证实的感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