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即流行过程三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环节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各阶段排出的病原体数量和频度。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受到病原体数量、毒力、侵入途径和机体状态的影响。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可以:
1)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传染源,查找传播途径。
2)根据潜伏期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3)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4)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5)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2)临床症状期:出现疾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病人的传染性在临床症状期最强,严格的隔离措施有助于限制病原体的播散。
(3)恢复期:此时疾病的传染性逐步消失,有些传染病病人已不再作为传染源,如水痘;但也有些疾病如痢疾、伤寒等病人仍有恢复期排菌。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也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2.病原携带者(carrier):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分为三类。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即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可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的疾病较少,如:霍乱、痢疾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凡临床症状消失后病原携带时间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者;超过三个月者,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少数人甚至可携带终身。慢性病原携带者因其携带病原时间长,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3)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其排出的病原体量、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及防疫措施等。
3.受感染的动物: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所致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等。也有些疾病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并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称为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如血吸虫病、狂犬病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和密度,以及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疾病传播的条件等。
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
1.经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其传播方式包括经飞沫、飞沫核和尘埃。流行特征为:
1)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
2)冬春季高发;
3)少年儿童多见;
4)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
5)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2.经水或食物传播:
(1)经水传播(water-borne infection):包括饮用水污染和疫水接触。经饮水传播流行特征为:
1)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2)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病例终年不断;
3)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
4)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2.经疫水发生的传播流行特征为:
1)病人有疫水接触史;
2)发病有季节性、职业性和地区性;
3)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爆发或流行;
4)加强疫水处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生。
(2)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infection):当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或受到病原体的污染时,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受感染的动物食物未经煮熟或消毒即食用便可引起感染。1988上海市发生甲肝流行就是因吃受甲肝病毒污染的半生毛蚶。病学特征:
1)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
2)一次大量污染可致爆发;3)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爆发可平息。
(3)经接触传播(Contact infection)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的传播途径,如性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是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流行特征
1)一般呈散发,很少造成流行;
2)无明显季节性3)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发病较多。
(4)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vector-borne infection) 其传播方式包括机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流行特征:地区性分布特点;明显的职业性;一定的季节性;青壮年发病较多。
(5)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infection):一些能形成芽孢的病原体(如炭疽、破伤风)等污染土壤后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十年之久,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个体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和个人卫生条件有关。如赤脚下地劳动与钩虫病,皮肤破损与破伤风等。
(6)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infection)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7)围产期传播(perinatal infection):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也称为垂直传播或母婴传播。主要方式:
(1)经胎盘传播; (2)上行性感染;(3)分娩时传播。
(8)多途径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其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与之相对应的是群体免疫力(herd immunity),即人群对于传染病的侵入和传播的抵抗力,可以从群体中有免疫力的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来反映。
1.影响升高的主要因素:(1)新生儿增加:(2)易感人口迁入;(3)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4)免疫人口死亡。
2.影响人降低的主要因素:(1)计划免疫;(2)传染病流行:一次传染病流行后,总有相当部分人因发病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
(四)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1.形成疫源地的条件:传染源的存在和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除病原体(治愈);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如气候、地理因素。全球气候变暖,促进媒介昆虫的繁殖生长与体内病原体致病力的增强。
(二)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人们的医疗卫生状况、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人口流动、风俗习惯等。
1.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
2.城市化和人口爆炸使人类传染病有增无减。
3.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4.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也有助于传染病的全球性蔓延。
5.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砍伐改变了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的栖息习性,均可能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