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D
A、兴奋和抑制 B、正反馈和负反馈 C、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
72、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可以发生总和或整合作用? C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式联系 E、链锁式联系
73、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C
A、会聚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链锁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74、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B
A、链琐状联系 B、环状联系 C、辐散式联系 D、聚合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75、对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约含有140亿个神经元
B、在传入、传出和中间神经元中,以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
C、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各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有原生质相连
E、各神经元之间最重要、最基本的联系方式是形成突触
76、突触传递兴奋呈单向性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B)
A、突触前、后膜的膜电位不同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后膜不释放递质
C、突触前、后膜受体不同 D、突触前、后膜兴奋时耗能不同
E、突触前、后膜离子通道不同
77、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C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C、中枢突触的多少
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敏感性
78、在整个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C)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效应器
79、关于兴奋在中枢传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不能总和
D、中枢延搁 E、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也立即停止
80、交互抑制也称为 A
A、侧支抑制 B、去极化抑制 C、回返抑制 D、突触前抑制 E、负反馈性抑制
81、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C
A、神经元侧支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神经元侧支释放抑制性递质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D、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82、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 A
A、回返性抑制 B、前馈抑制 C、侧支抑制 D、交互抑制 E、突触前抑制
83、突触后抑制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 D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突触后膜Cl-内流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84、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C
A、周围性抑制 B、侧支抑制 C、回返抑制 D、交互抑制 E、去极化抑制
85、闰绍细胞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可能是:B
A、乙酰胆碱 B、甘氨酸 C、γ-氨基丁酸 D、5-羟色胺 E、去甲肾上腺素
86、对突触后抑制中的返回抑制叙述,错误的是:A
A、为一种典型的正反馈活动 B、其结构基础为神经元之间的环式联系
C、在脊髓中的返回抑制活动中、关键细胞为闰绍细胞
D,闰绍细胞为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E、闰绍细胞释放的递质可能是甘氨酸
87、对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特征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前者发生于突触后膜,后者发生于突触前膜
B、前者中间神经元是抑制性的,后者中间神经元为兴奋性的
C、前者为超极化抑制,后者为去极化抑制 D、两者抑制都与IPSP有关
E、两者最终均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88、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A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89、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C
A、轴突 胞体型突触 B、铀突 树突型突触 C、轴突 轴突型突触
D、胞体 树突型突触 E、胞体 胞体型突触
90、突触前抑制的轴-体突触处,突触后电位变化特征为:B
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增大 B、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减少
C、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减少 D、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绝对值增大
E、突触后电位变化不大
91、突触前抑制的论述中,正确的是:C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E、潜伏期较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