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海绵状斑痣的临床表现
白色海绵状斑痣的病变区表现为灰白色的皱褶或沟纹。扪之柔软,呈海绵状。在婴儿或儿童期往往不被注意,到青春期表现明显,可包括整个口腔黏膜或部分黏膜,青春期过后则变化不大。口腔黏膜以外的部位,如鼻腔、外阴、肛门等处黏膜亦可发生同样病变。病损在成年后逐渐趋于静止状态,故年轻病人的病损常比老年人严重、广泛。病损不发生于无黏膜下层的角化上皮,如牙龈、硬腭。病损处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样皱襞,有的表面散布针尖大小的滤泡,状似海绵,但病损处具有正常口腔黏膜的柔软与弹性。较小的鳞片可以刮去或揭去,揭去时无痛,不出血,并露出粉红色类似上皮的光滑面。覆盖黏膜的皱襞状鳞屑可在一天内全部消失,2~3天后又可重新出现。
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即可发现病损,最早的可在1个月的婴儿发现口腔损害,终身存在,到青春期发展更为显著,以后不再继续进行。
白色海绵状斑痣常见于颊、唇、舌缘硬腭及软腭等部位的黏膜上,很少发生于牙龈及口底黏膜。损害具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样的皱襞或鳞片状,有的表面散布着针尖大小的滤泡,状似海绵,但病损处具有正常的口腔黏膜的柔性与弹性。一般在颊黏膜咬合线处及口角黏膜上的白色增宽区尤为显著。严重时,整个口腔黏膜均成为白色皱襞。
继发性舌咽神经痛介绍
某些小脑脑桥角肿瘤、蜘网膜炎、血管性疾病、鼻咽部肿瘤或茎突过长症等均可激惹舌咽神经而引起舌咽神经分部区域的疼痛,称为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其临床表现为:
1.舌咽神经分部区域疼痛。疼痛发作持续时间长或持续性,诱发因素及板机点不明显,夜间为重。 舌咽神经痛损害症状。颚弓麻痹、软颚及咽部感觉减退或消失,舌后三分味觉与一般感觉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腮腺分泌机能异常。
2.邻近脑神经痛。可出现颈静脉孔症候群及Horner徵候;亦可有小脑脑桥角症候群出现。
3.若鼻咽癌所致,可在鼻咽部发现肿块,颈部淋巴结肿大。
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多继发于颅内肿瘤异物等,临床上多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