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下间隙感染
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其上界为眶下缘,下界为上颌骨牙槽突,内界为鼻侧缘,外界为颧骨。间隙中有从眶下孔穿出之眶下神经、血管以及眶下淋巴结。此外尚有走行于肌间的内眦动脉、面静脉及其与眼静脉、眶下静脉、面深静脉的交通支。
1.感染来源
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上颌尖牙及第一前磨牙或上颌切牙的根尖化脓性炎症或牙槽脓肿。此外,可因上颌骨骨髓炎的脓液穿破骨膜,或上唇底部与鼻侧的化脓性炎症扩散至眶下间隙。
2.临床特点
眶下区肿胀,常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区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龈颊沟处常有明显肿胀、压痛,极易扪及波动。少数可由此自行穿破,有脓液溢出。感染期由于肿胀及炎症激惹眶下神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眶下间隙感染向上可向眶内直接扩散,形成眶内蜂窝组织炎,亦可沿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3.治疗
眶下间隙蜂窝组织炎阶段可从局部外敷中药及针对感染病灶牙的处理着手;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作切开引流术。按低位引流原则常在口内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口腔前庭黏膜转折处做切口,横行切开黏骨膜达骨面,用血管钳向尖牙窝方向分离脓肿,使脓液充分引流,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留置橡皮引流条。
慢性唇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程反复,时轻时重,寒冷干燥季节好发,唇红反复干燥、脱屑、痛胀痒、渗出结痂等临床特点,并排除后述各种特异性唇炎后,可以作出诊断。
1.盘状红斑狼疮 屑部病损好发于唇红缘处。表面脱屑、结痂,可侵犯整个唇红部,并可蔓延到附近皮肤处,损害中央色素减退,边缘有色素沉着。
2.扁平苔藓 唇部发生的病损可能发生糜烂,但是病损周围多见白色网状条纹,患者的双颊也可见白色网状条纹。
3.多形性红斑 发病急剧,迅速出现水肿或大疱。口唇糜烂,常形成褐红色厚痂,自觉疼痛,影响张口及进食。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