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的组织发生
1、基底储备细胞理论:排泄管和闰管的基底细胞为所有肿瘤的起源细胞
2、多能单储备细胞理论:排泄管基底细胞是具有多潜能的储备细胞,为所有细胞和肿瘤的来源
3、半多能双储备细胞理论:排泄管的基底细胞和闰管储备细胞是多功能储备细胞或干细胞;
例如:黏液表皮样癌来源于排泄管的基底细胞;腺样囊性癌来源于闰管储备细胞
4、多细胞理论:腺泡细胞、排泄管的基底细胞、腔面细胞、闰管细胞及纹管细胞等均可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从而导致肿瘤发生
涎腺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主要围绕癌基因进行,目前研究较分散,但前景广阔
c-erbB-2、c-myc、p53、bcl-2等
多 形 性 腺 瘤 pleomorphic adenoma又称混合瘤 mixed tumor 最常见的涎腺肿瘤
临床表现:
年龄:40岁多见
性别:女略多
部位:大--腮腺;小--腭腺
症状:无痛肿物,生长缓慢,活动良好
病理表现:
肉眼:肉眼见肿瘤多呈不规则结节状。剖面多为实性,灰白色或黄色,可见囊腔形成,囊腔内含透明黏液,有时可见浅蓝色透明的软骨样组织或黄色的角化物,偶见出血及钙化。 肿瘤的包膜大多完整,但厚薄不一,包膜内可见有肿瘤细胞侵人,少数部分包膜消失
镜下:㈠肿瘤细胞的类型多样,组织结构复杂。其基本结构为腺上皮、肌上皮、黏液、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①腺上皮形成腺管样结构,腺管的外围为梭形的肌上皮细胞或柱状的基底胞。管腔内有粉染的均质性黏液。
②肌上皮细胞可分为浆细胞样、梭形、透明和上皮样四种形态
③肌上皮细胞常与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相互过渡,即逐渐移行为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㈡肿瘤的间质较少,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性。
1、腺管样结构:
内衬上皮:腺上皮细胞----立方状或矮柱状;核圆形,呈空泡状.
外围:肌上皮细胞---小,梭形或星形; 核深染;胞浆少.
管腔内有粉染的均质性粘液,PAS阳性。
2、肌上皮结构:
肌上皮细胞形成实性条索与团片;细胞形态不一:梭形、多角形和浆细胞样.
3、粘液样和软骨样组织:
在腺管及上皮条索周围见上皮细胞排列疏松,逐渐移行为粘液样和软骨样组织。
黏液样组织---细胞呈星状;
软骨样组织---核固缩,形成软骨陷窝.
4.鳞状上皮化生
见典型的鳞状上皮结构,中心有角化珠.
生物学行为:
良性;生长缓慢;包膜薄厚不一,可有瘤细胞侵入或形成卫星瘤结;多次复发可癌变
基质丰富型---易复发
细胞丰富型---易癌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