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儿童龋病
乳牙患龋情况
(1)流行病学:七八岁达高峰
(2)好发牙位:以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切牙较少。
(3)好发牙面:上颌——A易患龋牙面为近中面,其次为远中面和唇面;B以近中面、唇面多见;C多见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D多见于合面,其次为远中面;E则多发生于合面和近中面。下颌——A、B较少患龋,患龋多出现于近中面;C多见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和近中面;D多见于合面,其次为远中面;E则多发生于合面和近中面。
(4)各年龄阶段的乳牙龋病发生部位特点:1-2岁(上颌乳前牙唇面和邻面)3-4岁(乳磨牙合面的窝沟)4-5岁(乳磨牙邻面)
(5)左右侧同名牙同时患龋的现象突出
低龄儿童龋ECC :是小于6岁的儿童,只要在任何一颗乳牙上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龋失补牙面,即为低龄儿童龋。
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3周岁或更小年龄的儿童出现光滑面龋,或患儿口内龋失补牙面dmfs≥4(3岁), dmfs≥5(4岁), dmfs≥6(5岁)。
奶瓶龋BBTD:在上颌乳切牙唇面,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瓶塞帖附于此处,奶瓶内易产酸发酵的饮料长时间作用于此牙面,而该乳牙处于萌出中或萌出不久,更易受酸而脱矿。
喂养龋(nursing caries):是低龄儿童龋的一种,主要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所致。不良的喂养习惯包括:含奶瓶入睡、牙齿萌出后喝夜奶、延长母乳或奶瓶喂养时间、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等。喂养龋在临床上表现为环状龋。
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的环行龋,呈卷脱状,多见于冠中1/3至颈1/3处。原因(乳牙新生线矿化薄弱,延伸到牙齿表面的颈部釉质表面,形成低矿化区;乳牙牙颈部出生后形成的釉质矿化程度低;乳牙牙颈部食物易滞留及自洁作用差)
猖獗龋(rampant caries):突然发生、涉及牙位广泛,迅速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且常常发生在不好发的牙齿上的龋病。
★★乳牙易患龋的因素(考题)
(1)形态解剖特点: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冠近颈1/3处隆起,邻牙之间为面的接触,牙列中存在生理间隙,以及合面的点隙窝沟,均易滞留菌斑和食物残渣,成为不洁区
(2)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矿化程度较恒牙低,抗酸力弱,釉质、牙本质薄,易发生龋
(3)儿童饮食特点:儿童饮食多“软、粘、甜”,易发酵产酸
(4)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儿童较难自觉维护口腔卫生,家长也往往不够重视。加上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繁殖,增加患龋机会。
★★乳牙龋病患病特点(考题)
①患龋率高、发病早
②龋发展速度快:乳牙釉质牙本质均较薄,且矿化程度低,髓腔大,髓角高,龋坏极易波及牙髓,很快发展为牙髓病、根尖周病
③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忽略
④龋齿多发、龋坏范围广
⑤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乳牙龋病危害性(考题)
(1)局部影响
¤偏侧咀嚼→面部不对称
¤口腔卫生恶化→易导致新萌出的恒牙发生龋蚀
¤乳牙龋发展成根尖周炎→导致继承恒牙结构异常、萌出顺序和位置异常
¤损伤口腔粘膜软组织
(2)全身影响
¤影响儿童营养摄入,从而影响颌面部和全身生长发育
¤由龋病转来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作为病灶牙引起其他组织发生感染: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影响正确发音和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