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口炎形成原因
一、机械性因素
这是创伤性口炎最多见的原因,常形成创伤性溃疡。按刺激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持久性及非持久性刺激因素。持久性刺激因素包括龋齿破坏后的残冠、残根、尖锐的牙尖,经磨损后的牙齿锐缘,不良修复体的卡环、尖锐边缘,过长的基板,舌系带过短时与新生下颌乳切牙的摩擦等均是长期存留在口腔内可以引起慢性创伤性损害的因素。非持久性机械刺激包括硬、脆食物(如油炸或烘烤过的较硬食物)、硬橡皮制成的奶嘴、咀嚼不慎时的咬伤、牙刷太旧不整齐的刷毛、刷牙用力不当、口腔科医师使用器械操作不当、或其他外伤等均可对口腔粘膜造成急性损伤。
二、化学因素
常见的化学物质为具有腐蚀性的强酸、强碱,口腔治疗用药酚、硝酸银、三氧化二砷等接触了口腔粘膜。临床上多见于误入口腔或使用不当,有时则为自伤性。
三、物理性因素
口腔粘膜的热损伤并不多见,偶因饮料、茶水或食物过烫时引起粘膜烫伤。超过一定剂量放射线全身或头面部照射,可引起全身和口腔组织损伤,造成急性放射病和/或放射性口炎,主要变化是炎症。战时发生在核武器爆炸后,和平时期多因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或因辐射事故引起。
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
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酵母样真菌,有学者译之为假丝酵母菌。迄今为止已发现200余种念珠茵。
但条件致病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类星形变种、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和1995年新发现的都柏林念珠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致病力最强,引起人类念珠菌病的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高里念珠菌,占60%~80%.近年来报道,念珠菌感染菌种存在变迁趋势,引起念珠菌感染中非白色念珠菌增多,且在病灶中可存在多种致病性念珠菌的混合感染。
发病机制和易感因素:
虽然健康人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以后,这种非致病性念珠菌转化为致病性的,故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又称为机会性感染或条件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其毒力、数量、入侵途径与机体的适应性、机体的抵抗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
相关推荐: